牛声“哞哞”,牧歌悠扬。近年来,关口镇聚焦产业振兴,致力于做大做强牛养殖产业,通过这一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关口镇美羊羊家庭农场,负责人薛同普正忙碌地备料、投食,一头头膘肥体壮、毛色发亮的牛悠闲地咀嚼着草料。记者观察到,圈舍内的牛群个体大小差异明显,种牛与母牛被分开喂养,显然是为了优化繁育管理。
“养殖繁殖母牛的技术要求较高,母牛生产后需进行消炎处理,而小牛在出生后的一小时内需喂食土霉素。起初由于缺乏技术,我们在母牛生产过程中遭遇了不少损失。但在兽医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学习实践,现在已基本掌握了相关技术,损失显著降低。”薛同普说,他用八年时间,运用繁育技术,将牛群从最初的20多头发展到60多头。通过繁育母牛、贩卖小牛及育肥牛,他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
美羊羊家庭农场是关口镇养牛散户发展壮大的一个典型代表。与此同时,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养殖模式也为关口镇的牛养殖产业增添了新的亮点。在国芳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的养牛场已初具规模。
据旬阳市国芳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向长玉介绍,今年该合作社建成了百头种牛场,并实施了饲草综合利用措施。例如,将玉米打碎用于喂猪,而玉米秆则进行青储用于喂牛,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平时请专人打理,科学防疫,严格管控,为发展壮大和带动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旬阳市国芳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在关口镇兴旺家庭农场及王荣顺生态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头头体型魁梧、皮毛光滑油亮的牛群,它们悠然自得地享受着美食,充分展示了关口镇牛产业的兴旺态势。这些合作社养殖户们不仅各自经营得有声有色,还相互扶持、紧密合作。他们乐于分享养殖心得和技术秘籍,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携手推动关口镇牛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份团结的力量,正是关口镇牛产业得以持续繁荣的坚实基石。
牛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增强了养牛散户的发展信心,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玉米、牧草等优质饲料作物种植。通过收购玉米及秸秆等农产品,关口镇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据关口镇农业中心主任王世珍介绍,目前关口镇牛养殖产业已涵盖5家家庭农场及2家合作社,共计养殖牛1000余头。这一产业带动了周边百余户群众务工增收,户均增收达到2000余元。关口镇还定期为农场及合作社提供上门技术指导及防疫科普服务,并帮助申请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下一步,关口镇将继续加大力度争取更多政策扶持,推动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上一篇:红军镇:应急救援显本领 情满大山暖人心[ 10-25 ]
- 下一篇:市林业局:“三送”惠农行动助力狮头柑产业丰收[ 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