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旬阳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庭院经济为切入口,引导农户利用庭院空间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以庭院“小美”助推乡村“大美”、以庭院“小产业”助推乡村“大振兴”。
“五个基础”为庭院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庭院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能有效盘活农民的“方寸地”,在促进农户和乡村发展的同时,也兼顾农民的实际情况与情感需求,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旬阳有着深厚的基础。
(一)导向鲜明的政策基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旬阳市认真落实国家政策部署,立足“八山一水一分田”实际,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创业增收,先后制定出台了《旬阳市加快推进庭院经济实施方案》《庭院经济建设规范》《旬阳市特色民宿验收奖补办法》等,确定庭院经济建设、特色民宿奖补标准。奖补办法对独幢院落型、集合住宅型、聚落集群型民宿给分别予4-10万元奖补,并积极协调银行推出“庭院经济贷”业务,单户授信可达50万元,为庭院经济发展提供精准政策保障。
(二)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旬阳地处秦巴腹地,境内气候温润,自然风景瑰丽,四季花果富饶,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国际型优质烤烟基地、全国著名优质蚕茧之乡、中国拐枣之乡,农作物29类385个品种,中药材496种,名胜景区和文物保护区共622个。旬阳市把庭院经济嵌入特色产业链,在联农带农政策支持下,全市发展庭院经济生态种养约10000户、特色林果8000余户、农耕民宿160余户、家庭工坊850余户,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
(三)精准适配的劳力基础。旬阳是劳务大市,全市外出务工10万余人,乡村常住人口1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常住人口约5万人。近几年,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外出劳动力返乡回流,农村半劳力、弱劳力、剩余劳力因信息、技术等壁垒限制就业不充分,庭院经济凭借“小而全”、投资成本低、效益回报率快的优势,成为这些群众的首要选择。
(四)便捷通达的网络基础。旬阳市积极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网络,水电路讯等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城乡商贸物流体系和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一批美丽宜居乡村、古村落成为城乡体验式、度假式短途游、微旅游、亲子游的打卡点,民宿、餐饮、便民超市、农村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兴起,为乡村引入了流量、创造了活力。
(五)底蕴深厚的文化基础。旬阳地处秦头楚尾,汉水文化源远流长,受秦、楚、巴蜀文化和明清移民文化影响,繁衍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形成南北兼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80个,非遗传承人18位。群众将地方特色文化充分融入经济发展,传承发展了蜀河八大件、两掺面、双麻饼等特色美食,开办经营版画、礼馍、拐i枣酒酿造等非遗工坊,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为旬阳庭院经济印上了鲜明的符号标识。
“五好模式”为庭院经济发展探路闯关破题
旬阳市立足“五个基础”,鼓励引导农户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探索了房前屋后利用好、多种经营收入好、干净整洁环境好、崇德向善民风好、示范引领效果好“五好”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户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拓展增收来源,绘就了一幅产业生态有机融合的乡村新画卷。
(一)抓规划引领,房前屋后利用好。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开方子”,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收入”的思路,立足户情实际,科学合理规划,引导群众选择合适的产业和项目。盘活房前“小院落”。支持农户进行老房改造,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休闲农业、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电商直播、加工仓储等业态。水泉坪村梁祚能将住宅改造成省级研学教育基地实训场,仅石磨和风车年租赁收入超万元;羊山村20余户村民参与老房改造,实现“老房变民宿、村民变老板”。盘活屋后“大空间”。统筹农户附近园子、林子和山水资源,发挥主导产业、土地条件、技术特长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全市农户宅基地3.1万亩,累计将屋后的空余土地、空旷场所、邻近林地和搬迁群众保留的生产用房纳入庭院经济核心区13万亩。
(二)抓业态培育,多种经营收入好。宜业为本、百业齐兴“挣票子”,按照“长中短”结合的思路,融合发展、差异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多元化产业布局。庭院+生态种植。采取间、混、套的方式,改造提升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每户发展2至3种经济作物。段家河镇以樱桃、蟠桃、拐枣、香橼、狮头柑“五棵树”为基础,改造提升农户生态小果园,实现户均增收4万元,建成樱桃酒加工企业1家。庭院+特色养殖。合理规划生活区与养殖区,确保人畜分离、干净整洁,按照家禽20只、猪2头、羊4只、牛1头以上的标准进行规划,实施原生态饲养。羊山村吕万新利用院前空地养鹿300余头,鹿茸、鹿血、鹿肉和相关加工品年收入40余万元;桥上村翟顺在屋后林地养殖“跑山土鸡”,年收入20余万元,特色养殖随着庭院经济兴起而蓬勃发展。庭院+文旅民宿。依托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推进版画剪纸、农业种植、农家餐饮、农事体验、农耕文化等与庭院民宿融合发展。羊山村、水泉坪村等引导农户参与建设集民宿、体验、研学旅游于一体的旅游节点,打造了少年院子、羊山记忆、水泉坪民宿等让人耳目一新的旅游目的地。庭院+家庭工坊。利用房屋、庭院建立家庭作坊、小加工厂,对果品、农畜产品、传统食品、生产生活用品等初加工。羊山村王武杰建成酿酒小作坊,年销售柿子、拐枣、甘蔗酒5吨,增收8万元;部分社区工厂员工将任务领回家,兼顾农事与务工。
(三)抓环境整治,干净整洁村容好。美化庭院、靓化村庄“净面子”,全域开展“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引导农户自觉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统一整治标准。坚持山水林田路“一盘棋”整治、人业村文景“一体化”建设,对厨房、厕所、贮粪池、禽畜圈舍明确整治规范,对室内摆放、庭院绿化明确具体标准,要求房前屋后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挂,整齐有序,持续优化生产生活条件。整合项目资金。出台《旬阳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整合本级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每年对6个市级、15个县级试点村分别扶持1000万元、200万元,开展与庭院经济相关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户房前屋后的“空闲地”、道路两侧的“零散地”、旧宅腾退的“拆后地”,变成发展庭院经济“致富地”。实施正向激励。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全市已创建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21个、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20个,卫生厕所普及率84%,实现生活垃圾集中规范治理,老龙沟等12个村获评“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四)抓基层治理,崇德向善民风好。安居乐业、移风易俗“强里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探索“庭院+”基层治理模式,赋能乡村综合治理,助推庭院经济发展。细化治理子单元。在原有农村网格划分基础上,依托村民院落布局细化管理服务单元到村民庭院,选取庭院经济示范户担任片区庭院长,服务联系邻里10户左右村民,承担活动组织、协调服务等基本职责,负责指导和带动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全市共推选1875名庭院长,带动10000余户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夯实服务小阵地。利用农户庭院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普及、技术培训、学习观摩,把会议、讲座从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移到村民庭院,从室内搬到室外,根据群众实际需求邀请专家现场培训、组织村民交流经验。依托农户院坝,累计开展“庭院经济发展”主题宣讲、培训、服务1000余次,发掘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乡土人才300余名,持续增强内生动力。共商共议大家事。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常态化开展庭院议事,建立了开放说事、科学议事、合力干事、民主评事“四位一体”议事协商机制,通过“说、论、亮”道德评议弘扬文明新风,开展“真、善、美”模范评选树立榜样标杆,邀请“老、贤、能”议事评理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通过庭院议事,面对面收集民情民意526条,化解矛盾纠纷600余件,解决群众庭院经济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问题133件。
(五)抓梯次培育,示范引领效果好。激励鼓励、典型带路“树样子”,采取“巩固提升一批、样板带动一批、品牌培育一批、示范推广一批”的方式分步实施,开展“十镇百村万户”示范建设工程,形成户、村、镇协同推进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政府补贴“引”。制定庭院经济奖励扶持办法,按照“先建后补”原则,通过户申请、村评议、镇审核、市认定的程序予以通报、命名、授牌,对评选的示范户、示范村、示范镇分别给予1000元、30000元、50000元的奖励。结对包抓“帮”。全市28名处级领导、26个部门包联21个示范村,组建了烟草、林果等8个技术服务团、21个联镇指导组,跟进农时农事开展“点单式”集中培训、病虫害“处方签”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全面激发群众“想干事、有奔头,有事干、能增收”的内生动力。分类打造“育”。细化量化庭院经济“三类示范”建设标准,达到“五好”标准可命名示范户;示范户达到100户以上可创建示范村;5个行政村以上连片发展可评示范镇,每镇有庭院经济技术指导员。目前,全市已建成庭院经济示范镇1个、示范村43个、示范户1.1万户,打造了冬青狮头柑、薛家湾樱桃、弥陀寺拐枣、羊山民宿等一批旬阳庭院经济特色产业品牌。
“五点启示”为庭院经济发展提供方法经验
旬阳庭院经济发展起笔于群众利益、落笔解现实难题、工笔绘乡村新貌,是“千万工程”经验在秦巴山区生根开花结出的果实,为全省发展庭院经济提供了有益借鉴。
启示一:坚持系统观念、整体推进,做到凡事谋在先。发展庭院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组织领导上要“一盘棋”、规划引导上要“一张图”、技术指导上要“一股劲”,既要避免政策制定上的合成谬误、分解谬误,又要避免工作推进中的单打独斗、碎片孤立,注重统筹庭院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改革,以庭院经济发展为牵引系统解决“三农”难题,实现资源利用高效、效益释放充分、庭院环境和美。
启示二: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做到干事遵规律。科学把握各地发展基础、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民俗文化等条件差异,统筹考虑农户家庭成员结构、劳动能力、技能特长、发展意愿等因素影响,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强化政府引导,解决单靠一镇一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加强分类指导,做好规划编制、政策引导、技术服务、消费帮扶等工作;鼓励探索创新,扶持多种类型、适度规模的庭院经济发展,注重就地取材、保留乡土特色,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
启示三: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做到事事顺民意。发展庭院经济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要重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尊重农民心声意愿,以农户为主体开展庭院生产经营,科学引导农户自主选择产业、自主确定规模、自主经营管理,防止政府大包大揽、农民被动参与,要切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让群众成为庭院经济发展的建设者、管理者和受益者。
启示四: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做到处事讲方法。推进庭院经济离不开典型引领的基本路径,要统筹点线面,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从规划引领到任务部署,从细化举措到实际成效,把注重示范引领、发挥“头雁效应”的理念始终贯穿其中,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产业发展要素齐备地率先推动庭院经济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建设,集中精力抓突破,在以点带面中实现循序渐进,在递进升级中实现整体跃升。
启示五:坚持市场导向、融合发展,做到成事看长远。立足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创新经营方式,发挥党员示范户、产业乡土能人、经营大户等示范带头作用,构建生产、加工、流通、仓储物流、体验、品牌、电商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采取订单生产、分散生产保价回收、技术服务、流转入股、消费帮扶等多种方式,与庭院经济经营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全面激发村民自主参与、自愿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庭院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庭院经济市场竞争力。
(作者系中共旬阳市委书记 陈红星)
- 上一篇:开拓创新敢于担当 争当改革行动派实干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 07-29 ]
- 下一篇:聚合人大“智“力” 助力乡村振兴[ 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