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城关镇根据党员类型特征,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精准管理为重点、作用发挥为目标,将全镇党员划分为在职、骨干、流动、离退休、特殊五种类型,积极探索实施践诺式、设岗式、跟踪式、余热式、关爱式“五式”党员分类管理方法,切实把党员管起来、管到位,不断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有效提升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践诺式”管理 让“在职党员”言出必果
“把叶子取掉,挖深一点,施出来的效果要这样子,把茎秆全部包住……”在城关镇双垭村的烤烟地里,有着多年烤烟种植经验的村干部张广朋正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讲解大田移栽方法。据介绍双垭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广朋年初就立下军令状,今年要带领双垭村种植100亩烟以上,带领村民致富30余万元。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基层干部在城关还有很多。
为进一步为在职党员搭建服务平台,城关镇让324名在职党员根据职责、任务分工,结合职业特点、个人特长和服务意向,采取承诺践诺的方式,围绕重点工作,中心工作作出履职承诺,鼓励在职党员将履行党员义务和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推动在职党员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引导在职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据悉,今年以来,依托“承诺践诺争先锋”“立足岗位作贡献”“我为群众办实事”等载体,为群众解决低保复审、养老认证、矛盾调解等民生实事120余件,举办健康义诊、防溺水宣传、文艺汇演等志愿活动41场次,有效激发在职党员的服务热情。
“设岗式”管理 让“骨干党员”在岗知责
通过“设岗+服务”定责式管理,针对456名骨干党员发挥作用缺载体、展示形象缺舞台的实际,按照因需设岗、因事定岗、因人立岗、以岗定责原则,结合党员个人现状、服务意愿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统筹设置政策理论宣讲、产业发展指导、村规民约监督、民事调解纠纷、创业就业示范岗等10余个岗位,引导骨干党员主动亮身份担责任,认领力所能及的公益岗位,从而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和美乡村一线强担当、勇作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跟踪式”管理 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
对摸排出的636名流动党员及时建档立册,动态更新,实行“外出必报告,日常必联系,返回必汇报”制度,进一步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通过“三定”模式(定人、定期、定责),指定专人一对一联系流动党员,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其思想、工作、生活近况。同时,组建流动党员微信交流群,及时推送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旬阳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学习平台学习,建起流动党员日常学习“指尖课堂”,或线下邮寄“红色包裹”,确保组织生活不断档,“流动不流学”。
“余热式”管理 让离退休党员老有所为
“曾叔,这份党的礼物请您收好,我代表组织向您在党50周年表示祝贺。”
“谢谢组织挂念,这份礼物真的太贵重了,我这把老骨头一定不拖党的后腿,为后辈儿做好榜样,发挥我的余热。” 党家坝社区离退休党员曾家亮接过“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后,激动不已道。
近年来,镇党委注重对离退休党员的关心关爱、保障落实、典型选树,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不断增强老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春节、“七一”、“十一”等重要节点对离退休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近3年,累计走访慰问离退休党员150余人,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10余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264块。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见证历史、熟悉党史的优势,以“四就近”“六联六送六必看”为载体,组建“银发赋能”“夕阳红”“常青树”等志愿服务队,组织身体健康、乐于奉献的老党员积极参与红色宣讲、环境治理、文明新风传播、邻里调解纠纷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聘请社会治理观察员20名,开展志愿服务200余次,组织开展乐器演奏、书画展览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50余场次,激励440余名离退休党员“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关爱式”管理 让“特殊党员”暖心放心
近年来,城关镇建立的新老党员结对帮扶机制,由在职或骨干党员“一对一”“一对多”联系特殊老党员,积极落实“三上门”举措(党支部书记上门慰问、党支部上门送学、党员志愿者上门服务),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帮助特殊党员解难纾困。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党员上门慰问138余人次,支部送学上门35余次,党员志愿者上门服务60余次,帮助特殊党员达260余人次,做到教育管理全覆盖,关爱帮扶常态化,切实让224名特殊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下一步,城关镇将继续深化党员分类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举措,力争在管理服务上“破难题”,在作用发挥上“求突破”,让党员在引领乡村振兴、优化基层治理、助力“双招双引”上汇聚更大力量,彰显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
- 上一篇:郭吉莲:以爱之名点亮生命之光[ 07-18 ]
- 下一篇:城关镇:“志愿红”催绽“文明花”[ 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