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打好攻坚战 谱写新篇章》铜钱关篇(一)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4-07-11 07:20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铜钱关篇

镇域简介

素有秦楚边关之称的铜钱关镇,位于富硒资源带,人杰地灵、物产丰富,风景秀丽。境内山水如画,有“陕南竹乡”之美誉,是美丽宜居的康养之地,17个村庄星罗棋布在广袤的大地上,农田静卧,民宿点缀,竹林随风摇曳、茶山绵延起伏、烟田纵横交错,一幅山青水绿人富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铜钱关镇牢牢把握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契机,扎实推进巩固衔接,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富硒食品基地9个、市级农业园区6个,特色产品加工厂6个、文创玩具厂4个,引领农业产业、文旅休闲、文创加工等市场主体25个,其中具有“基地+工厂+商超”完整产业链条的企业6家,逐步形成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已步入健康可持续的快车道。

项目建设

铜钱关镇:坚定不移抓发展 推进重点项目加速建设

铜钱关镇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按照“山上建农业园区、川道建康养民宿、集镇建社区工厂”的总体布局,围绕优质烟草、富硒食品、文创玩具、文旅康养四大产业,谋划落实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铜钱关镇黄泥坪村,智慧农业综合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这里建成以后,将形成一个集智能化种植、精细化管理、高效化生产为一体的智慧农业基地,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平台。

园区里,一片片高山蔬菜、旬阳红辣椒绿意盈盈。该项目占地面积600亩,主要发展“烟、果、菜”等产业。目前,园区正在探索“订单农业”和“数字农业”,通过建立农业物联网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业大数据平台,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可以实时监测蔬菜生长情况,让新鲜蔬菜在2个小时内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跨越,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蔬菜。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园区同时建立黄泥坪村辣椒加工厂,开办尚都绿源等农家乐2家,推进辣椒产业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在“支部+园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下,有效辐射带动全镇发展辣椒产业1000亩、烤烟4200亩,将农户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  

项目负责人向中义说:“目前各项工程正在进行中,预计八月底投入使用。建设规模为旬阳红辣椒100亩、烤烟100亩、高山蔬菜100亩。我们有序地打造品牌,下一步将继续更新。”

在赤岩社区的铜钱关镇归雁经济产业园毛绒玩具生产车间内,一台台缝纫机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只见线头在女工们的手上灵活翻飞,快速缝纫着毛绒玩具零件。车间采用工资计件结算,一个月能轻松拿到两千余元的工资,熟练后制作的件数越多,工资也会相应提升。自迁入新厂房以来,铜钱关镇始终积极对接企业需求,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真正把群众稳在家门口。

车缝车间负责人冯忠芳说:“我们是去年五月份搬进来的,在厂房水电上享受了补贴政策,政府也一直在帮我们招工。最多的时候,我们这有60多个人同时上班。三楼是车缝车间,我们打算把一二楼也充分利用起来,建成仓库和包装车间。”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2024年,铜钱关镇有市级重点项目1个,镇级重点项目33个,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多方领域。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千亩烤烟基地建设项目、茶文旅融合项目、生猪饲料加工项目正在逐步推进建设中。

铜钱关镇镇长华小丽说:“下一步,铜钱关镇继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立足陕南竹乡资源禀赋,聚焦绿色生态产业特色,坚持‘领导主动谋、站办靶向谋、村社精准谋、企业主动谋’四方同向发力,把项目谋准、谋深、谋实。以‘填补短板、壮大优势、完善链条、培优育强’为目标,精准对接、靶向招引、跑出双招双引加速度。持续做好项目筹备、项目签约、项目落地及工程建设等工作。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双包一解,确保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夯实全镇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铜钱关镇:把环境整治融入乡村治理 实现“一片美”到“全域美”蜕变

铜钱关镇以“亮”和“靓”为标准,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着力推动人居环境“一片美”到和美乡村“全域美”的蜕变,扮靓宜居宜业和美新貌。

七里村被确定为“2023年度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漫步在七里村村道,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绿化树木、赏心悦目的池塘花卉,宛如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走进村民朱平的院子,映入眼帘的是地方不大却到处都是长势喜人的季节蔬菜,退休后的老两口没事儿就在门前盘盘瓜果蔬菜。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家人和蜜蜂也打起了交道,几年间蜂桶就达到百十箱。

七里村村民朱平说:“我们老两口种点菜、养个蜂、种点地,一年收入也就是个万把块钱。树林也多花也多,反正是那搁一桶这儿搁一桶的。”

同样在地处旬阳市最南端的铜钱村,人居环境改善也让这里发生了变化。如今宽阔整洁的村道宛如玉带将家家户户紧密相连,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如一幅幅精美的水墨画。午后阳光斜照,邻里乡亲则坐在门前,微风轻拂,谈笑风生,享受着宁静美好的时光。

铜钱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中,按照四化要求进行庭院绿化、道路硬化、路边亮化、室内净化,同时开展组织宣传,党员带头动员群众自觉整治房前屋后。对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常态化给予帮助。如今群众对环境整洁的意识不断提高,秦楚边关要地的铜钱村再次焕发出新活力、新面貌。

铜钱村党支部书记李华说:“以前我们村上都是土房、露天厕所、露天猪圈,尤其是夏天蚊虫多,往那一坐咬得人受不了。近几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盖上了楼房、庭院,房前屋后通过绿化、美化以后,现在不管是路边也好,院落也好,走到哪家都感觉心情格外舒畅。环境整体上变美了,老百姓自己也感受到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截至目前,铜钱关镇围绕四化建设,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安装路灯326盏、打造人居环境示范户150户。下一步,铜钱关镇将继续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档”思路,将人居环境与庭院经济深度融合,鼓励群众以庭院为载体,把一个个小庭院打造成小菜园、小果园、农家乐等,做活庭院经济,扮靓绿美乡村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