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近年来坚持以组织振兴为抓手,充分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高质量推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聚焦“党旗红”,建强“红班子”。坚持把创建省级党组织标准化示范村作为组织振兴的重要抓手,改造提升村级活动场所,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2名年轻后备干部,实施定岗锻炼和结对培养,确保近期有人用、远期有人接,2022年红军村党支部被安康市委组织部通报命名为达到省级标准化示范村。结合“两强一好”星级党组织创建,定期开展“亮比晒摆”促提升,村干部能力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2023年被命名为“两强一好”四星级党组织。
聚焦产业强,培育“红产业”。鼓励农村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带头返乡创业,规范建设1200亩拐枣、500亩红仁核桃、100亩五味子,50亩碧根果产业示范园,种植高山蔬菜100亩,做大做强红军村“红色经济”。深化“支部引领、村社合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模式,充分盘活村集体资源资产,改造特色民宿3处,建成投运1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2023年红军村集体经济收益为52万余元。
聚焦乡风好,讲好“红故事”。深度挖掘红军村“红色资源”,邀请安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市委党校专家、学者等30余人对红军村红军精神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红军老祖的故事》入选省中小学素质教育读本;宣讲红军故事,组织群众传唱《十送红军》,大型原创民歌剧《红军老祖的故事》在全市公演。组建“红色动力”宣讲队巡回宣讲,通过“小院讲堂”的形式开展理论宣讲60余次,受众5000余人次。
聚焦乡村美,发展“红色游”。以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强纪念馆园区日常管理、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开发“红色旅游产品”13种,建设国防教育基地1处,全面提升“红色文化”景点建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打造红军村川塘坪庭院经济示范点,培育美丽宜居示范户300户。
- 上一篇:旬阳为汇聚人才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06-28 ]
- 下一篇:旬阳:“五好庭院经济”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