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桐木镇涌泉村,蚕室内一排排蚕架整齐划一的摆放着,颗颗蚕茧饱满圆润,桑农们正熟练的从蚕架收获着蚕茧,脸上呈现着丰收的喜悦,一片热闹的景象。
“你们先不要进来,要进行消杀处理,避免把病菌带进蚕室内。”正在挑拣新鲜桑叶的村民陈英芳看到来人,急忙的说。在闲聊中了解道,像陈英芳一样在村集体养蚕基地务工的村民有40余人,一天能挣120多元,既照顾家又能挣点零花钱。
桐木镇涌泉村地处大山深处,气候条件宜栽桑养蚕。笔者了解,在90年代末,涌泉村年养蚕600张,家家户户养蚕、养猪发展产业。但因为市场波动,养蚕产业进入低迷期,过去的桑园荒废了,建成的标准化养蚕室也闲置了下来。2024年初,涌泉村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益,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次商议,最后采取“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发展养蚕产业,把具有“短、平、快”优势的养蚕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特色产业来抓。由集体牵头组织实施,把村上闲置的蚕室、烟叶烤房及养蚕设备进行严格清扫、消毒,组织周边富余劳动力到村集体养蚕基地务工,共同发展养蚕产业。
“今年,我们村集体共计经营管护密植、堤坎桑园150余亩,春季一次养蚕35张,按照今年养殖情况和市场价格来讲,每张产茧约120余斤,除去人工、桑园租赁、防虫防病等费用,预计能给村集体带来6万多元收入”涌泉村党支部书记程如明高兴的说。
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齐放春满园。2024年,涌泉村采取“支部+集体+农户”的模式,由村集体组织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采购蚕种、统一回收销售蚕茧。在村集体的积极带动下,全村发展分散养蚕40户44张,户均预计增收3000余元。
勤养猪、巧养蚕,28天见现钱。养蚕一直是涌泉村的传统产业,该村“两委”班子盘活村级闲置资产,积极发展养蚕产业,让昔日的“老产业”焕发出了“新生机”,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输血”到“造血”的蝶变。下一步,该村将按照“桑叶养蚕、桑果采摘”的思路,持续转变经营理念,探索拓展更多的“蚕桑+”模式,是蚕桑产业真正成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
- 上一篇:麻坪镇:首批春蚕茧丰收上市[ 06-05 ]
- 下一篇:小河镇:千亩烟苗长势喜人 烟农喜盼丰收[ 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