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打好攻坚战 谱写新篇章》双河篇(一)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4-05-30 08:13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双河篇

镇域简介

在旬阳东部,清澈明亮的潘家河、西岔河交汇,孕育出宜居宜业宜游田园双河,2.7万父老乡亲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安居乐业。

双河是一块富饶之地。是全市粮油大区、林果大区,入选创建“国家级水产养殖示范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这里资源富集、生态绿色、产业兴盛,“女子护河”义举落地生根,3.05万亩耕地、33.6万亩林地、3条水系共同滋养着稻田养鱼、烤烟、软籽石榴、红油香椿、中药材等“千亩特色园区”。

双河是一处揽景胜地。这里“山水城”交相辉映、“人景产”和谐共荣。有陕西省首批传统村落——杨氏民居的古色古香,天门山神奇险峻,古墓岭云雾缥缈,龟山寨红绿共舞,老爷山直入云霄;西岔河碧波荡漾,水洞沟林静水幽,小䃥瀑布白如素练,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意溢于水。

双河是一片兴业沃土。“农旅融合”“产业转型”全面铺展,市域内大北环、小北环公路均穿镇而过,立起交通“四梁八柱”,游龙河民宿等市域重点文旅项目在这里交汇叠加,水环境治理建设、苏陕协作发展等重要战略项目向这里交相辐射,现代化新双河区位优势凸现,发展活力迸发。

穿梭在双河田野间,一项项富民惠民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座座村庄华丽蜕变,一个个农民喜笑颜开,一幅幅乡村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扑面而来。

项目建设

双河镇:打造生态富民廊道 绘就诗画田园画卷

双河镇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牵紧项目建设“牛鼻子”,筑牢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双河镇因潘家河、西岔河在集镇交汇而得名,镇内有水田6600余亩,占全镇耕地面积近四分之一,水稻种植、水产养殖产业发达,作为鱼米之乡,双河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流经谢家、马家、卷棚、早阳等村的西岔河流域,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富民、生态修复等项目,充分挖掘生态资源,这片昔日的“穷腰带”,如今变身为具有双河特色的生态富民廊道。

在蜀河流域双河镇段水环境综合修复工程施工现场,负责人周治银正在指挥着来往的工程车辆,这里小桥流水,绿意盎然,风光宜人,也是该镇诗画田园风光建设的主干线。

“我们这个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治理、生态护岸、污水管网等工程,河道治理涉及潘家河、隆家河、西岔河等七个村,修建生态沟渠110公里、生态护岸31公里,目前已完成28公里,形象进度达到百分之90,预计七月底可以竣工。”工程负责人周治银介绍道。

这一工程实施后,既能形成控制面源污染的防线,保护水质,又能美化河流生态景观,真正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让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协调发展水到渠成。归雁招商项目华柔农业的落户就是最好的例证。该项目在建成400亩红油香椿基地和加工厂房的基础上,新建食品洁净生产车间和检验车间,提升农业产业整体质效。

华柔农业员工王春花说:“我们现在加工的土豆片都是收当地老百姓的,不打农药,不上化肥,销到各大超市都卖得比较好,像竹笋、香椿,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

卷棚村党支部书记黄林权说:“华柔农业加工厂建到我们卷棚村,带动了我们当地老百姓就业,光我们村就有一百多人,基本上双河各村给企业都是订单,我们卷棚村主要是豇豆,谢家村主要是土豆,早阳村主要是香椿、干竹笋,这样一来对我们当地老百姓的农产品销售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光春季卖竹笋、最近卖土豆,老百姓的直接收入就达百十万元。”

今年以来,双河镇坚持把项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目前,正推进在建项目4个,谋划重点项目6个,储备项目7个,全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

双河镇镇长胡万锋说:“我们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抓项目,锲而不舍强招引,用力用情优服务。紧紧聚焦基础设施、民生关切、公共服务、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在‘三产融合’‘农旅融合’等方面持续用力,切实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实行招商项目台账管理,招引更多‘归雁’‘来雁’。进一步深化‘三个年’活动,落细落实‘六个一’项目建设包抓机制,全流程跟进、前置化服务,持续助企纾困解难,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产业发展

双河镇:强化农业园区承载 培育新型农村能人

双河镇不断塑造农业发展新态势、新优势,强化农业园区承载,积极培养多领域技能人才,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强民富。

走进双河镇,在绿意盎然的现代农业园区,农田与村庄、公路、交相辉映,乡间美景跃然眼前。

位于高坪社区的绿富地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双河镇着力培育的新型农业企业,总占地面积2000亩。园区坚持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以“稻渔油”及设施蔬菜生产为中心,统一收购镇内大米、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再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园区直接带动60余人稳定就业,带动261户924人就近务工增收,间接带动周边2276户种植兴业。

“我们园区立足产业延链补链,通过‘五统一’订单式联动,将企业、支部、农户‘链’在一起,采取‘公司+示范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养殖,按照‘市场价+保底价’回收保障农户利益,持续巩固软籽石榴160亩、“稻渔产业发展1000亩等特色产业。利用当地充足的秸秆资源,建成生物有机肥厂,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绿色循环发展。”旬阳市绿富地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尤丹丹介绍道。

产业发展,关键在人。双河镇还依托各方培训力量,对当地闲散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本地农业主体需要什么,外面市场缺什么,就把培训的重点放在这些需求上。宝妈刘清芳一直在家照顾孩子,得知有免费培训技能的课程,还离家近,便报了名。短短的几天时间,让她对短视频领域充满浓厚的兴趣,也收获满满。

村民刘清芳说:“家里有很多的农副产品,比如说蜂蜜,通过学习以后,我们可以做直播,还可以减少成本,我觉得这次学习是非常有意义的。”

截至目前,双河镇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开设农业技术、月嫂、家政、中式烹调、电焊工等五个专业。共培训2000余人,其中一部分人直接进入当地产业园区、合作社、公司务工,也有的学习一技之长后外出找到了工作。

双河镇始终把产业作为强镇之基,强化农业园区承载,大力培育经营主体,持续育龙头、强链主、延链条,巩固发展稻渔油、软籽石榴、拐枣、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优质稻米、红油香椿、金银花、黄花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坚定不移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做优做靓“秦陕红”“田园双河”产业区域品牌,带动本地“土特产”卖得更多、销得更远。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