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陕西省旬阳市乡镇卫生院生存发展报告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4-01-05 18:41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23年12月28日,记者来到了素有太极城之称的陕西省旬阳市,不是去观赏乡村风光,而走访了吕河镇、铜钱关镇的乡医。采访中,既看到了山区卫生院在医疗系统内积极进取的顽强生命力,也见证了乡医和山区群众之间的浓浓深情。记者观察到,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卫生院在留守村民的眼中就是乡村的地标,身怀绝技、善待乡亲的乡医就是村民的生命卫士和精神寄托。

吕河中心卫生院:怎样使乡镇卫生院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高质量发展?

吕河中心卫生院院长邓承仪告诉记者:办好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要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工作中我们一手抓公共卫生服务,一手抓基本医疗,两手抓就是要将“防”和“治”结合起来。首要的是要摸清群众的健康需求和群众急难愁盼的焦点问题,然后根据不同的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做到“三个早”,一是健康知识普及“早”,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少生病。二是疾病筛查发现“早”,及时就医少病痛。三是医疗服务介入“早”,减轻负担不返贫。其次要错位发展,彰显特色。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以上医院在人才和设备上存在巨大差距,乡镇卫生院只有找准定位,在让病人少花钱治好病上下功夫,运用好中医在服务基层中的优势作用,大力开展中医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将中医技术和农村慢性病管理结合起来,将中医对高血压、糖尿病、肢体残疾等农村常见病的康复理疗方法作为特色进行打造,才能使乡镇卫生院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高质量发展,发挥基层基础作用。

吕河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主任周智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讲到:中医因其具有“简、便、效、廉”的优势,越来越成为群众日常看病就医的“新宠”。我们吕河中心卫生院中医馆,是咱们卫生院的“明星”科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50余台,设立中医康复科、针灸理疗科、疼痛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等科室,工作中我们针对农村地区常见的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所致的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疾病,利用中医针灸、推拿等多项中医适宜技术,为群众缓解了病痛,减轻了就医负担,受到群众一致好评,我们的“粉丝”越来越多。我们一个科室年诊疗人次达到5000余人次,为卫生院创收70余万元,约占医院总收入的17%。

铜钱关中心卫生院:结合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将村卫生室纳入医共体统一管理

铜钱关中心卫生院赵光辉院长对记者讲:村级卫生室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网底”细胞,也是早发现早治疗、防范因病返贫的第一道防线。在持续巩固和拓展好基层“网底”方面,首先要筑牢阵地,近年来铜钱关镇持续提升卫生室硬件水平,大力推进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按照不低于100平米,六室分离的建设原则对所有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并为村卫生室配备健康巡诊包、健康一体机、血氧仪机、制氧机等医疗设备,切实改善村卫生室的诊疗条件。

赵光辉介绍,筑牢“网底”其次要稳定人才队伍,一是全面落实村医的各类保障政策和相关资金补助,只有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使村医更好地安心工作,在自身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二是加强村医培训培养,通过邀请上级医疗卫生专家教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指导,派送村医进修学习的方式,提高村医的工作能力。筑牢“网底”就要持续补充“新鲜血液”,积极落实乡村医生免费订单定向培养工作,积极动员应届毕业生参加免费订单定向培养,鼓励医学类高校毕业生进入乡村医生队伍。

赵光辉表示:下一步将结合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将村卫生室纳入医共体统一管理,探索开展村医选派制,切实将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铜钱关镇赤岩社区卫生室负责人谈到,村级卫生室是构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础,在方便群众就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铜钱关镇赤岩社区第二卫生室是一所标准化卫生室,建筑面积125平米,设有诊断室、药剂室、治疗室、观察室、宣教室、值班室,六室分开。服务人口2000余人,承担赤岩社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坚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摸底建档、诊断治疗,为广大村民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卫生服务。卫生室负责人陈先根自1999年返乡行医回报桑梓,20多年来不忘治病救人的宗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救治病人、服务群众的原则,多次到省中医学院、市医院、中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业务能力,积极开展中医药、针灸适宜技术,满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需求,有效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远”问题,群众满意度高,邻村、外镇、外县也有居民纷纷莫名前来就诊。

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守护群众健康的最前沿“阵地”

旬阳市卫健局分管领导刘鸿副会长表示: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守护群众健康的最前沿“阵地”,承担着“防病治病和保健康”的重要使命,村医直接面对邻里乡亲,作为群众的“身边人”和健康的“守门人”,在“防病”方面,镇村医务人员,走村入户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落实健康管理,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为不同的人群分类提供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治病”方面,镇村医务人员为群众提供常见病诊治和重大疾病的就医指导和筛查,让群众少跑路。形成“未病早预防、小病就近看、大病能筛查、慢病有管理”的服务模式。“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在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他们为群众的健康默默的辛勤付出,为全面小康筑牢健康之基。


编   辑:熊明会


责   编:张   伟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