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走进仁河口镇水泉坪,抬眼望去,千亩稻田里的老农们正忙碌着栽种油菜,继续沿着干净、崭新的沥青路往里走,河堤上新建的防护栏、新装的太阳能路灯,一排依河而建整齐亮丽的农房,犹如淡墨绘出的一幅江南山水画。
今年,仁河口镇水泉坪被确定为安康市和美乡村试点村。为将水泉坪打造成为生态和谐、产业兴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乡风文明的宜业宜居宜游和美乡村,仁河口镇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合力共建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和旅游景区建设基础,以农旅融合为突破,打造田园风光度假村。
厕所改造,村容旧貌换新颜
“现在咱们村的环境可美了,夸张点说‘就连苍蝇都无处藏身’”,水泉坪村民王霞洋溢着满脸笑容说。“以前沿路的旱厕,夏天傍晚散散步,散出的臭味,好好的心情瞬间就没了”。
由于长时间的生活习惯,水泉坪沿路残留着农户的旱厕、猪圈,影响区域的村容村貌。小厕所,大民生。镇村干部、人大代表挨家挨户做工作,经过多次协助解决,一座座崭新的“旱改水”竣工。据统计,水泉坪“旱改水”厕所累计180余座,拆除旱厕60余座,新建公共厕所两座。
绿色产业,让老百姓端上“金饭碗”
环境大变样,产业也得跟得上,经过多年的打造,2021年7月仁河口镇水泉坪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又“接二连三”地被评选为全国重点旅游村、陕西和美乡村·文明家园等系列荣誉,从曾经鲜为人知的“深度贫困村”到如今炙手可热的“旅游明星村”。
“名声起来了,前来打卡的游客多,留不住群众也是件头疼事”,镇人大代表王继华讲述起当初的窘境。“现在不一样了,露营地、茶园步道、溶洞酒吧、农村书屋、国学馆、特色庭院等一批亮点项目建成,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场所。”
建好是第一步,发挥作用才是最重要的。因地制宜,镇人大代表曾文明创办了旬阳市水泉坪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按照“党支部+集体经济+企业+农户+x”发展模式,经营起西湾露营地,内部旅游业态得到有效丰富,推动集体经济增效增收。同时,还积极申创旬阳市首家省级研学基地、电影绘画基地、图书馆等特色服务,给水泉坪点缀更多亮点。
主动下沉,悉心化解促善治
“项目建设多了,牵扯到群众的利益也多,老百姓的纠纷也多了起来”。群众与代表同为连理枝,维护好每一位群众的利益更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水泉坪为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基层良好治理格局,充分借鉴枫桥经验、“321”等基层治理模式,发挥党员、人大代表、网格长三方力量,共促和谐发展。
2022年,仁河口镇桥上村一座标准化人大代表联络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与其说是代表与村民的一间“会客厅”,倒不如说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架起的干群连心桥,打开了村民的心房。“以前遇到烦心事,找代表都是电话联系,总感觉差点意思。现在好了,有了联络站,当面说心里暖滋滋的。”水泉坪村民老朱说话间对代表联络站竖起了大拇指。
“建设和美乡村是扎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生动实践。水泉坪设施好、环境美、民风淳、治理优、产业强,人大代表作为群众的‘代言人’,我们会持续做实民情日志,听取群众心声,收集社情民意,将水泉坪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宜业宜居新家园”,仁河口镇人大主席人选王定海讲道。
- 上一篇:段家河镇:人大代表争当“三员”助力乡村振兴[ 12-19 ]
- 下一篇:段家河镇:筑牢安全网 代表来敲门[ 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