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初冬,走近石门镇,一副全新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起伏的山、清澈的河、漂亮的屋、宽阔的路……石门镇可谓是一步一景,处处令人陶醉。走在大街上闻不到异味,看不见污染,一个个干净整洁的垃圾集中投放点,成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新名片”。
新式垃圾分类房既增“颜值”又提“气质
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今年来,石门镇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抓手,以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为宗旨,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低成本化为目标。紧盯石门生活垃圾治理,抓实抓细生活垃圾分类,掀起了镇内生活垃圾治理的“绿色革命”,让石门镇“颜值”焕然一新。
科学规划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安装新式垃圾分类房,引导群众做好垃圾分类不落地,实现垃圾分类从“新风尚”向“新日常”转变。新式垃圾分类房正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分别标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四个投放窗口,投放时用脚轻轻踩踏相应踏板,投放窗口自动弹开扔进垃圾即可。“以前的垃圾桶,什么垃圾都往里面丢,尤其在夏天,臭气熏天的,现在的新式垃圾分类房,看不见垃圾、闻不着味。”楼房河村民说。此外,镇环卫所统一调用垃圾运输车辆,对辖区内集中投放点的垃圾及时清运,村庄整洁了、庭院干净了,乡村的底色更加明了。
绿水环保入“童”心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
做好垃圾分类改善居住环境是石门人民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石门镇积极做好垃圾分类教育工作,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动未成年人群体参与社区治理,从小培养绿色低碳文明意识,激发“人民乡村人民建”的“小主人翁意识”,以‘一个孩子带动一家庭、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理念,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娃娃抓起。石门中心学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及系列实践活动。宣讲人系统性地讲解垃圾分类的含义、四分类标准以及投放注意事项等,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化身成为小小环保志愿者,帮助那些找不到“家”的垃圾们,回到他们专属的“家”。“饮料瓶子属于可回收物,收集起来还可以卖钱,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我回家要告诉我的弟弟妹妹们,让他们和我一起收集。”少先队员周以杰开心地同带队老师说道。
旧物回收举手之劳,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张、废电器等都能在石门镇旧物回收点找到“家”。家住谌家院社区的陈典长多年来一直经营着一家小卖部,顾客络绎不绝。小卖部产生的废纸盒不在少数,久而久之他这里也成了各类废品的回收点。他细心地将收集来的各类食品包装纸盒、快递纸箱等拆解、压扁,然后整整齐齐地堆放在院子的仓库里,各类废品只要还能有一点儿用武之地,村民送来他都照单全收。每当垒成一座小山后,他就用绳子捆扎结实,集中处理掉。陈典长将废品分门别类收集,用自己的行动让放错位置的垃圾变废为宝、物尽其用,这样既为生活减负,也为环保助力。
一个和谐、文明、洁净、优美的环境,需要每一个人自觉行动。“垃圾分类也就是顺手之事,我出门散步的时候,拿着纸壳子去卖掉然后再去转悠,一点儿也不费事。”附近的居民说道。让闲置物品被回收,让“旧物”重获“新生”,让垃圾“斤斤计较”后群众“斤斤受益”。
下一步,石门镇将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互动,营造全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助力“生态石门”建设,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 上一篇:城关镇乱滩沟村:60万斤狮头柑迎来采摘季[ 11-21 ]
- 下一篇:铜钱关镇“五学五查五到位”推动 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