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石门镇:管好山护好林,做好生态“绿”文章

作者:吴春侠 发布时间:2023-11-01 09:48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石门镇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林长制”为抓手,尽到“护绿”责任,做好“增绿”文章,书写“用绿”篇章,让绿色成为促进石门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一山一树有人管,一片一责有人担

石门镇位于旬阳市南端,属山区地带,林地16.26万亩居全市之最。石门镇高度重视森林保护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以健全制度为保障,构建镇、村两级林长体系,设立镇级林长3人,村级林长12人。在林区设立林长制公示牌,清晰标明责任区名称、林长名单、范围、监督电话和职责,确保辖区“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

全镇159名护林员坚持每日巡护山林,日常巡山主要是森林资源的管护和巡察、森林火源火种的监测、制止乱砍滥伐现象等。随身携带智能手机,巡林APP上实时记录巡护轨迹,一旦发现可疑行为,第一时间与后台联动并向村委会报告。各村也通过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林长制工作,呼吁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石门绿水青山,共建美好家园”行动。

植树造林添新绿,呵护生态增活力

石门镇每年都组织开展“3.12”义务植树活动,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石门人民爱林造林的热情及增强环保意识。

“这个树坑可不是随便挖的,得严格按照相应规格去挖,不同树种的树坑都有着严格数据要求,是决定树木日后生长的关键步骤......”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技术人员边挖树坑边指导。近处,大家都在挥舞着手中的铁锹热火朝天正干得起劲。远处,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同志正小心翼翼地把枇杷树苗搬运下来。

大家三五一组,铲土、挖坑、扶苗、填土、夯实、浇水,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各个环节衔接有序,样样做得认真到位,一棵棵树苗坚毅挺立、迎风待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义务植树造林是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提高绿化意识、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多植树是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为后人造福的一件大好事,这既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吃“生态饭”,拓“绿富双赢”发展路

“宜居乡村、公园小镇、宜业故土、老家石门”是石门镇的发展理念。石门镇立足实际,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生态环境“高颜值”与镇域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发展新路径,大力培育特色茶产业,为石门添绿的同时,帮助群众增收。

依山而起,靠茶而兴。石门村有名的茶农刘世高早年只是小规模种植茶叶自给自足。如今,他的西岱顶野源茶园,拥有占地面积400平方米茶叶厂房、先进的制茶设备、完整的茶叶产业链条,从茶叶种植、加工、包装到销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独自吃上“生态饭”的他,不仅扩大种植面积,提升产量增加收入,还为附近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务工增收的机会。据悉,石门西岱顶野源茶园年销售额可达70余万元,园区还被命名为安康市四级林业园区。

石门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深做实林长制,形成人人爱绿、积极植绿、自觉护绿、大力兴绿的生动局面,努力建设“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石门。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