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旬阳市白柳镇佛洞村的山沟中,生长着一棵枝干粗壮、枝繁叶茂的高龄“拐枣王”,与数十棵高大的拐枣树形成古树群,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这棵拐枣相传为先秦时期游方术士所种,是目前全球所发现的野生较古老果树树种。树体高42米,主干直径为3.5米,整棵树盘根错节,亭亭如立,因为树龄久远,被乡民们奉为“神树”。
拐枣,别名万寿果、万子梨、俅江枳椇、鸡爪连、金钩梨、拐枣儿、臭杞子、鸡爪子、龙爪、弯捞捞、蜜爪爪、枳椇子等,客家话叫桔杻,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拐枣营养丰富,每百克拐枣肉质梗含粗脂肪74毫克、粗蛋白3.07毫克、总酸345.8毫克、维生素C16.29毫克,还可以治风湿,种子为清凉利尿药,能解酒毒,适用于热病消渴、酒醉、烦渴、呕吐、发热等症。
旬阳市是中国“拐枣之乡”,目前,旬阳拐枣种植总面积40万亩、年产鲜果1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0%,产值2.5亿元。近年来,旬阳市委、市政府将拐枣产业作为地方特色产业、农业首位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着力建设在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力的富硒拐枣产业集群,拟在“十四五”末,把旬阳建成全国最大的拐枣生产、加工、交易中心。
【责任编辑:贺清玲】
- 上一篇:棕溪镇:构建“党建+网格化+数字化”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10-31 ]
- 下一篇:麻坪镇:人大代表当好“五大员”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