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红军镇:文明新风沁人心 乡村“蝶变”满目新

作者:王登霞 发布时间:2023-10-27 08:30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秋高气爽,惠风和畅。暮秋时节,行走在红军镇的乡间沃野,处处好风光呈现眼前:特色产业生机盎然,农家庭院错落有致,红东路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烟火之气浓郁馥香……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红军镇牢固树立“红色即民生”的理念,聚焦“建强红班子、发展红产业、培育红民风、讲好红故事、深耕红色游”目标, 扮靓乡村“高颜值”,守住文明“主阵地”, 拓展增收“新路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环境整治,扮靓乡村“高颜值”

“快看!‘红马甲’又来了”。傍晚时分,在红军村观光河堤上,正和邻居谈家常的村民胡先瑞,看到不远处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边走边俯身拾起地上的碎纸片、塑料瓶等垃圾,放入可回收的麻袋里,“镇上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公益性岗位人员在道路沿线、村内沟渠、公共区域,进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全覆盖清理,带领我们新建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池塘、小圈舍,既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又提升了乡村的颜值和品位,我们幸福感满满啊”,胡先瑞由衷的赞叹。

和美之道,在于环境改善,更在于人心所向。红军镇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布局,奋力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中来,重点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倒、乱贴乱画”进行集中整治,用实际行动绘出和美乡村新画卷。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今年,红军镇创新推出“五美五小五力”整治人居环境打造庭院经济专项行动,在持续完善提升丰积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的基础上,坚持以“五美(环境美、厅堂美、厨厕美、居室美、家风美)五小(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小池塘、小圈舍)五力(群众主力、政策助力、镇村合力、监督加力、社会齐力)”为抓手,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与庭院经济建设融合发展,打造竹筒河大北环环境治理示范带30公里,带动全镇环境整治提质增效,逐步实现了乡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村美向全域美的发展延伸。

“人居环境整治是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我们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点’上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线’上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面’上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体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华丽蜕变”,红军镇党委书记黎大军表示。

倡树新风,守住文明“主阵地”

“再往上一点,好,好了”,上马村村民冯远强的妻子提示正在悬挂“美丽庭院”奖牌的丈夫,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据悉,冯远强是全市首批 “美丽庭院”示范户获得者。“市级‘美丽庭院’这个殊荣,是对我们家庭是莫大的鼓励,我们会继续努力用心扮靓自家庭院”。在红军镇,每年都会开展“美丽庭院”“平安家庭”等评比活动,多角度、多层面地讲好先进典型故事,激发榜样力量,全方位、多领域地传递文明乡风。

红军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道德讲堂和红军精神大讲堂为活动载体,为群众送去各项实用农技知识和政策宣传资料等。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文化表演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设置“道德模范”宣传专栏,悬挂文明提示牌等,积极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舆论氛围,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党员联户和村民代表联户制度的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积极劝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新建篮球场1个,提质改造文化活动广场5个,文化墙10余面,不断丰富广大干群精神文化生活。据悉,全镇组建广场舞、篮球队、治安巡逻队等共计17支队伍。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今年全镇9支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先后开展文明实践活动20余次,普及文明礼仪、志愿服务、卫生健康等文明知识,满足群众“微心愿”90余条。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红军镇深入推进“321”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行“两说一商”,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行动起来。新建家规家训德育区(家规家训馆),以丰积社区“贞洁牌坊”为依托,梳理官山陈氏、孙氏、曹氏、赵氏等十大“金牌”家规家训,予以集中展示,用传统教育敦化新民风。

科产业兴旺,拓展增收“新路径”

“打开核桃外壳,里边红色的果皮就和咱们发展产业的红色决心一样,现在政策好了,年底分红更多啦,咱老百姓的日子真是一天一个样啊”。红军村村民胡先发欣慰的看着红仁核桃产业园区自言自语。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红军镇立足当地资源、气候等特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产业,做大做强名、特、优、新农产品,打造“土特产”特色品牌,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积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产业选对头,致富有奔头。红军镇不断深化拓展“三联”工作机制,按照“特色种养+红色旅游+生态观光”的发展思路和“园区拉动、能人带动、集体驱动”的发展模式,由“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提升以甜秆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壮大以猪、牛、羊、鸡、鸵鸟等为主的林下养殖业,发展以红仁核桃、五味子、茶园、拐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如今全镇发展种植业面积达到13000余亩,特色产业已成为有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苍翠满目的九龙山,似飘摇绿带,在千家万户间萦回;清澈如镜的红军河,如碧玉翡翠,自万丈霞光中醒来。红军镇正以星火燎原之势、万潮涌动之劲,在加快建设 “一强五好”陕西强市和红军“五个名镇”的路上,满怀着“一起向未来”的澎湃激情,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