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关口镇: 印象天门增秀色 厚德关口焕新风

作者:曹睿 发布时间:2023-10-23 11:22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漫步在初秋的关口镇,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金黄的烟叶、湛蓝的天空、干净的街道、清新的空气,都让人陶醉其中。

关口镇地处旬阳市城以东40公里的汉江北岸,西连构元镇,北依羊山,东接蜀河镇,南临汉江,316国道、汉江蜀河电厂水库横贯全境。近年来,关口镇党委、政府大力加强新民风建设,切实提升群众精神风貌,推动人居环境靓起来、文明乡风美起来、文化生活富起来。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走好文化振兴之路,党建引领是关键。关口镇以“两强一好”示范体系建设为引领,构建定责、明责、考责、问责的责任落实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为文明村镇建设筑牢发展根基。

通过加强日常学习、开展“擂台赛”、赴兄弟乡镇交流等途径,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履职能力,更好发挥“头雁”引领作用;以村级活动阵地规范建设为契机,精心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述诺活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启动年轻干部“雏雁成长”计划,通过“一制三岗六举措”和“雏雁小课堂”着力将年轻干部培养成能驾驭“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

产业兴旺,夯实增收基础

“我们镇栽植拐枣面积2.6万余亩,种植农户达4500余户,目前已挂果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8000余吨,欢迎各地客商前来选购……”关口镇镇长黄明在2023年拐枣收购启动仪式上向前来收购拐枣的客商介绍说。

关口镇是旬阳市拐枣产业大镇,生产的拐枣具有果穗大、果柄壮、味道甜、产量高等优点,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位于宋坪村的段家台千亩拐枣园,已被市林业局确定为市级示范园区。该镇通过建设拐枣购销中心、拐枣产品展示中心、拐枣产业园区,全力将其建设成为旬阳市拐枣科技示范园的样板点,带动“拐枣小镇”2.6万亩拐枣产业提质增效、融合发展。

如今,在关口镇像拐枣这样初具规模的产业还有很多:烤烟、辣椒、生猪养殖、养牛、中草药种植……在盘活用好村内各种资源的基础上,该镇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和群众增收渠道,这些产业已成为关口镇富民强村的支柱。

厚德文化,涵养淳朴民风

“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铺张浪费的少了,省吃俭用得多了;打麻将、打牌的人少了,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的多了……”在铺沟村会议室,村民代表们正讨论着近年来民风的转变。

走进关口镇厚德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识牌显得格外耀眼。关口镇围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印象天门·厚德关口”品牌建设计划,制定印发了《关于持续推进厚德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开展“厚德文化宣讲行动、厚德家园建设行动、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先进典型展示活动、新民风建设行动、“三治”融合行动”等六大专项行动。投资50万元,将关坪社区广场改建为镇厚德文化广场,设置厚德文化宣传广告、先进人物展示长廊,首批表彰展示道德模范18人。大力宣传“旬阳好人”“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关口镇中心学校被安康市教育体育局表彰为“全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镇掀起了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热潮,形成了见贤思齐、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

文明实践,弘扬时代新风

“村上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多,需要请工时找不够人,可让人发愁了。”江北村烟农老田说,“今年的烟叶大丰收,离不开镇村志愿者们的帮忙!”如老田所言,今年4月以来,在关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组织下,广大党员志愿者定期到田间地头劳动,支持群众发展产业,实现了“志愿红”助推产业发展“全过程”。

关口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面向广大群众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理论宣讲活动。镇村志愿者下沉网格,召开“群众会”“院落会”,方便群众及时了解到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家的惠民富民政策,同时,围绕文化文艺、全民阅读、农技培训、科普宣传等活动,推动时代精神深入人心。定期开展“送电影下乡”“免费义诊”等系列惠民利民活动,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各志愿服务队已在政策理论宣讲、巩固衔接、防汛防滑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次,广大志愿者们积极行动起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坚定心向党、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带领群众发扬互助精神,提升文明素养,弘扬时代新风。

环境整治,扮靓和美乡村

“前些年集镇路面坑坑洼洼,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白天交通堵塞,晚上一片漆黑……现在好了,集镇路面已铺上沥青和青石板,街道两旁安装了一百多盏漂亮的路灯,路边的垃圾不见了,河道也变得更干净了……”家住关口集镇的居民老刘一边在健身器材上锻炼,一边向邻居细数着小镇近年来可喜的变化。

文明亮化环境,文明改变生活。关口镇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文明创建与生态环保、改厕、污水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合,多方协调,描绘出乡村振兴崭新形象。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集镇环境整治列入镇村重点工作和年度考核,建立“镇党委+镇属各单位+村级党支部+网格员”的四级联动治理体系,划分责任片区,明确片区长、责任单位和商户“四自一包”内容,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紧扣整治标准,对道路两侧、房前屋后、背街小巷、边沟水渠等重点区域进行深度清洁,引导群众自行清除房前屋后的草堆、柴堆、石堆等杂物,清除墙上小广告和村内、河边存量垃圾,消除卫生死角;用好“厕所革命”“五美庭院”创建等政策,带动群众提升人居环境,形成示范效应。在多方努力下,辖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与参与意识不断提升,环境质量日臻向好。

文明创建不停步,人民幸福是关键。关口镇将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高效率的工作举措、更有温度的志愿服务,激发文明村镇创建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让文明成为关口最鲜亮的底色。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