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赶考路”,铜钱关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发展模式,唱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党建+宣传”,唱响乡村振兴“动员曲”
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要抓手,立足本镇镇情和群众需求,实现所、站、点三级联动,以“老少残困青”等人群为服务重点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志愿者积极进行政策宣讲、邻里互助等各项文明实践活动,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接单”,所、站联合的方式组织志愿者队伍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群众的心头,文化惠民,传递党的声音,全面推动基层组织建设注入内生动力,让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党建+产业”,唱响乡村振兴“发展曲”
铜钱关镇充分发挥党组织优势,立足资源禀赋,统筹谋划村集体经济特色产业优质项目,建立特色产业链党支部,聚焦“田间党建”赋能产业发展,以“政府搭台、村社主导、园区承载、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着力壮大镇域经济规模。
推行产业龙头带动促发展。按照“山上建农业园区、川道建康养民宿、集镇建社区工厂”总体布局,推广土地流转“三权分置”经营模式,兴建产业路,为产业发展赋能。各站办负责人、专家对致富带头人进行专业培训,鼓励其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当地经济发展。镇内以烤烟、辣椒、水稻、茶叶、拐枣、青竹、蜂蜜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今年全镇17个村共落实烟草面积4105亩,其中家庭农场17个,面积1300亩。以“集体+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进特色高山农业产业发展,建成300亩标准化猕猴桃产业示范园,种植辣椒1500亩,发展高山富硒水稻2000亩,高山茶叶2000亩,拐枣20000亩,不断延伸特色产业发展链条,逐步完善政府兜底政策,促进群众增收,改善民生福祉。
“党建+生态”,唱响乡村振兴“幸福曲”
镇党委以17个村(社区)党支部为基本单元,突出“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聚焦人居环境整治,以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同步建设为抓手,依托“321”基层治理网格化机制,建立了科级领导包村、镇村干部包组、网格员包户的网格化“三包”责任机制,强化“责任到人,量化到村,细化到户,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做细做实、因村制宜,不断优化镇容镇貌、提升乡村颜值、打造五美庭院。
- 上一篇:甘溪镇:小荧幕点亮群众“夜”生活[ 10-10 ]
- 下一篇:赵湾镇:奏响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奋进曲”[ 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