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暑气散,袅袅凉风起,正是出门旅行好时节。从红军镇上马村党群服务中心向西行使3公里,便到达了金周鸵鸟场。曲径通幽处,一大片葱郁的树林跃入眼帘,林下,一只只体型巨大的鸵鸟正扑腾着翅膀在围栏内来回奔跑,时而悠闲散步觅食,时而撒开大长腿肆意奔跑……欢快的“嚯嚯”声、逐闹的扑腾声,使寂廖的山野充满生机与活力。
“它们会跳舞!第一次近距离观赏鸵鸟,好美啊”;
“鸵鸟全身都是宝,皮毛肉蛋价值高”;
……
午后暖阳透过围栏,洒在鸵鸟身上,只见身躯高大的鸵鸟探出细长的脖颈,越过围栏,仿佛要与人亲近。在围栏外,三三两两的游客一边观赏鸵鸟一边“评头论足”。
下午5点钟左右,3名饲养员骑着小三轮车便开始给鸵鸟送“晚餐”,将鸵鸟最爱吃的食物分别派送到各个食槽里。看到主人来喂食,500余只大小不均、重量不等的鸵鸟争先恐后跑到食槽前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每到饭点儿,饲养员就会招呼着鸵鸟们开饭进食,每每看到饲养员熟悉的面孔,这些“宝贝们”就显得格外激动兴奋。
春华秋实金周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冯远江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这批即将成年的鸵鸟生长周期在10到18个月,长到标准体型的体重可达350斤,鸵鸟肉的市场价格70元一斤左右,一只鸵鸟仅卖肉带来的纯收益就能达15000元左右,雌鸵鸟一年还可以产70-80枚蛋,每颗蛋的价格在150-200元之间, 500余只鸵鸟,无论是卖肉还是卖蛋,效益都非常不错,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谈及鸵鸟,负责养殖的朱修军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刚开始养殖鸵鸟经验不足,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摸清门道,我利用早晚时间开始大量学习养殖鸵鸟的相关知识,边学习边实践,从一窍不通到日渐娴熟”。据悉,为弥补养殖技术上的不足,鸵鸟养殖场4名工人分别还被派送到山东、河北等地参加养殖培训,经过不断摸索、各种渠道学习鸵鸟养殖技术、总结经验等,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养殖鸵鸟的实用技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要有可持续发展产业。红军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借助丰富的山水资源优势,积极推广“原生态”林下立体散养模式,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典型示范带动等,打好特色“牌”、念好林字“经”,让“林下养殖”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门路。同时,不断加大特色养殖业引进力度,招商引资企业入驻养殖,一大批诸如珍波尔山羊、西门塔尔牛、鸵鸟等经济效益高、深受市场青睐的畜禽相继落户,致力将特色养殖业培育打造成支柱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开展鸵鸟主题亲子互动活动和农耕文化研学体验活动,让游客在近距离观赏鸵鸟的基础上,住下来深度体验农业种植、特色养殖、产品加工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把养殖场规模扩大,增加养殖鸵鸟的数量,吸收周边群众到养殖场务工,解决其就业问题”红军镇党委书记黎大军表示。
- 上一篇:桐木镇:多措并举提高“学习强国”学习质效[ 09-15 ]
- 下一篇:城关镇:驻村轮换强“三心” 精锐接力向前行[ 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