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段家河镇:“五好”庭院经济促三产融合发展

作者:颜康 发布时间:2023-08-30 08:17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今年以来,段家河镇把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五好”庭院经济标准,做活多种经营,丰富特产加工,做优特色产品,将庭院经济发展与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小微经济促三产融合发展的有益路径。

因地制宜,多种经营撑起小庭院

在段家河镇,以“樱桃、拐枣、香橼、狮头柑、黄桃”为主的“五棵树”成为了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果树,全镇瞅准这一优势,发挥产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房前屋后利用好、干净整洁环境好、多种经营收入好、崇德向善家风好、示范引领效果好”的“五好”庭院经济,根据院落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引导群众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让“小庭院”释放“大能量”。

前段时间,北庵村香橼喜获丰收,1800余亩香橼亩产达到2500公斤左右,每公斤卖到5元左右,群众又一次尝到了产业带来的实惠。全镇6个香橼产业园和群众房前屋后的香橼面积共达4500余亩,带动460余户村民就业增收。

而在弥陀寺村,发展庭院经济“小养殖园”群众参与度很高,村支部书记周自强带头扩建养殖场,建成后年可存栏5000余头,带动就业20余人。周边群众也跟着积极行动,美化环境,收拾圈舍,学经验,学技术,争做庭院经济示范户。邻村薛家湾曹山的曹廷伍、曹锋开办的“小农庄”,空闲时间,他们变着花样拾掇着小庭院,各色时令蔬菜总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炎炎夏日抵挡不住发展庭院经济的热潮,村看村、户看户,都在向着示范前行,全镇首抓6个庭院经济重点村,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户700余户,庭院经济“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发展户达85%以上,“小养殖园”140户,“小农庄”60余户,有力促进了户户多元增收。

延链强链,多种加工带活土特产

发展庭院经济,实现户户富裕,不仅要面子,也要里子。如何把庭院美转化为经济好,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全镇一直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围绕特色林果产业、农副产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深加工等延伸延长产业链,彻底解决种养户销售后顾之忧。

庭院有订单,销路不用愁。作为香橼的主产区北庵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种植大户曹臣国创办鑫国兴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引进香橼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便利,厂房每天能烘干鲜香橼7500余公斤,可以创造两三千块钱的增效价值。合作社还通过与药商合作,研发香橼茶,由消费者预订购买。

为发挥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镇上实施“双招双引”“双培双带”,在政策、资金、要素等方面提供优惠,鼓励能人创办特产加工业,其中乡村能人周勋立足樱桃、拐枣产业资源,主动创新创业,开展校企合作,助力产研融合,生产樱桃酒、樱桃露、樱桃干等产品,产业大户带头兴办粉条加工厂,消费者总能买到心仪的土特产。作为市政协委员的他,在厂里成立委员工作室、乡村能人工作室,积极开展活动帮带附近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今年樱桃成熟期间,晶樱酒厂收购樱桃大约30余万斤,带动人均增收300余元。

做优品牌,多种产品走向大市场

7月上旬,李家庄村向斌变得异常忙碌,一边要组织村民到地里采摘蟠桃,分拣包装,抽空又要照顾他的工作室,在网上直播带货,据了解,今年仅在网上就帮助附近村民销售了近1000余件蟠桃,加之5月份的大樱桃,在自己丰衣足食的同时,也带动了全村人发展庭院经济的信心和动力。

庭院经济小而散的特点,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农副产品走出大山不易,为了实现抱团发展,提升竞争力,全镇把农户的产品进行捆绑订购,实行种产销“一条龙”服务,同时,还采取“以销代帮”“以购代扶”的方式,组织干部职工、能人大户、本土企业将庭院农产品与市场精准连接,将农户生产的蔬菜、肉蛋带到市内各大市场超市进行售卖。截至目前,累计通过消费扶贫、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为全镇农户带来直接收益50万余元。

像本地拐枣醋、拐枣酒、樱桃酒等系列联农带农产品,各级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加强宣传推介,多渠道扩大销售,提升本土名贵特优产品知名度,增加联农带农效益。千家万户的拐枣每年都有企业、商贩主动上门收购,本地拐枣醋厂生产的拐枣醋产品,荣获陕西省十大金口碑产品、优秀农产品奖等荣誉,产品不但在国内畅销,还远销韩国各地。

“近年来,全镇通过党员大户示范带动、代表委员联系带动、乡贤能人回乡带动、产业园区辐射带动、工厂企业联结带动等举措,有力推动了“五好”庭院经济发展,促进了三产融合发展,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段家河镇党委书记说道。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