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河水秀,九曲回环,沿着柏油马路驱车前行,一栋栋小洋楼鳞次栉比,一项项富民产业兴旺发达,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处处频现……走进仙河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村人居环境新图景徐徐展开,文明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仙河镇积极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坚持“塑形”与“铸魂”相结合,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绿色发展生态美 见山见水留乡愁
房屋整齐划一、街道干净整洁、河水清澈见底……作为市级文明村镇,近年来,仙河镇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扎实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的规定动作,创新开展以“党建引领、志愿带动、抓点示范、经验推广”十六字方针的自选动作,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全面参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通过村上带动,我们这一整个院子环境都比以前好得多了,生活起来比以前也更舒心了”,竹园河村“五美庭院”示范户潘登喜说道。通过“五美庭院”示范创建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热情进一步提升。
同时,仙河镇还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志愿服务作用,组建成立了“扮靓仙河”特色志愿服务分队,每月5号作为集中环境整治日,通过党员干部“组队带头”、群众志愿者配合的方式,进一步引导村民养成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志愿服务全覆盖 以人为本绘新景
“叔,最近血压还算稳定,但是还是不能大意,生活要保持规律”,仙河镇“助雁高飞”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王云向西沟村老人张普海叮嘱到。
仙河镇是典型劳务输出大镇,青壮劳动力普遍外出创业,留守老人、儿童群体众多,为保障三留守人员的日常生活,给外出创业群体缓解生活压力,2022年,仙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成立了“助雁高飞”志愿服务队,广泛吸纳党员干部群众加入服务队,组织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询问,了解留守群体生活需求,及时帮助解决相关困难。志愿服务队创建以来,已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有效发挥了文明实践体系的服务作用。
类似“助雁高飞”这样的特色志愿服务队,仙河镇还有七个,有协助处理矛盾纠纷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有提供农业技术指导的“科普助农”志愿服务队,还有为学生群体提供助学服务的“向日葵助学”志愿服务队,服务项目全部紧贴镇情实际,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聚焦服务群众根本点、找准志愿服务落脚点,持续营造了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明新风树起来 精神面貌亮起来
在尖山社区居民文化广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树新风 促振兴”表彰大会在这里举办,活动现场,由社区幼儿园、居委会编排的一个个精彩节目依次上演,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活动当中,居委会还对居民评选认可的6类19名典型代表进行了表彰,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仙河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通过开展道德评议、“好婆媳”“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尖山社区陈正菊得到安康市“好婆婆”表彰。
仙河镇高度重视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宣传,充分利用送戏下乡、文艺汇演等途径让群众感受文化熏陶,进一步凝聚群众思想。同时,积极发挥基层理论宣讲“传声筒”作用,用群众听得懂的声音,把党的政策理论讲成“身边事”。走进农家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利用群众文化广场、田间地头等场地,开展“微宣讲”和“田间课堂”活动,让党的最新理论浸润人心。同时引导群众当主角,通过老百姓自己讲述亲历故事,说变迁、话成就、谈感受,用冒热气接地气的宣讲搭建与群众的“连心桥”。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如今,浓浓的文明新风正吹拂在仙河大地,绘就了一张和美乡村的振兴画卷,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为仙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 上一篇:神河镇:“种烤分离、政策兜底”烤烟生产模式开辟乡村振兴稳增…[ 08-29 ]
- 下一篇:关口镇:彰显厚德品质 助力乡村振兴[ 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