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各镇快讯> 正文详情

白柳镇白桑园村:以党建引领让群众“幸福加码”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3-07-18 08:50 来源:旬阳党建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仲夏雨后,行走在白柳镇白桑园村,云雾缠绕山腰宛如玉带,房舍错落青山间若隐若现,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嬉笑闲聊,150亩烟田里青翠欲滴的烟叶迎风摇曳……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美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白桑园村位于白柳镇以北四公里处,下辖5个村民小组339户1059人,现有党员37人。现在的白桑园村是市级“无黑无恶”创建示范村、“两强一好”三星级党支部,谁能想到,几年前,该村是个主导产业覆盖度不高、集体经济薄弱、矛盾突出的村子。

村里来了“新亲戚”

2022年5月,孙崤到白桑园村担任第一书记。上任第一天,他就开始入户走访、向村干部了解村里情况。几次走访后,他发现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改善村容村貌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基层党建是乡村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每一位党员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孙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聚焦村子的突出问题和优势条件,从机制建立、学习强化、队伍管理三方面着力,建强统揽乡村振兴的“火车头”。

2022年,旬阳市政协出资1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修缮,建强活动阵地。孙崤带领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次外出学习,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开垦撂荒地200余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00亩,设施大棚14个,烤烟炉8个,新修产业路2公里,两年多时间,村子种植烤烟达到200余亩,畜牧养殖存栏1300余头,发展生猪存栏150头以上养殖户3户,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优”的突破。

村子富了,环境也要靓。孙崤带领村两委班子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等义务劳动。“村里党员一起清理道路两侧的杂草,帮助群众整理房前屋后,这不仅让党员干部更有凝聚力,也让村里群众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孙崤说道。

头雁振翅“群雁飞”

“晓红书记,简直是能人,没想种地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去年种辣椒串连串,今年种的南瓜满地打滚。”群众口中的晓红书记,就是2019年上任的白桑园村党支部书记罗晓红,初次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她面对很多问题和矛盾无从下手。

“都说罗晓红是个能人,面对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我内心更加惶恐,但我相信只要用心一定能干好。”虽然工作困难,但罗晓红从未放弃。    

“独木不成林”,罗晓红一直坚信,一个人很难成事。建立一个团结的班子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她带领村“两委”成员一起健全各项制度、策划举办“主题党日”活动、逐户走访收集民意、宣讲惠民政策,建立“主题党日+党群议事”制度,带动村里党员组建了1支志愿服务队,从人居环境到家长礼短,从基础设施到服务困难群众。村里路窄弯道多,她积极协调安装了太能路灯30盏;村里集体经济薄弱,带领班子外出取经学习,种植辣椒、南瓜20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成功创建“两强一好”三星级党支部,罗晓红获得安康市“好支书”称号。

春风唤来“燕归巢”

7月9日,看到朱仕敏正扛着一捆烤烟往车上搬运。

今年50岁的朱仕敏,同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中学毕业后他就走出大山到城里谋生,有着不错的收入。

2022年春节回家,看到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村里好多地都撂荒,想到政府支持农民创办合作社的政策,便有了回乡创业的心思。说干就干,经过多方考察,流转150亩土地,今年第一年种植烤烟就喜获丰收。

“村里的人信任我,愿意把土地包给我,村党支部也全力支持,协调办理流转土地的手续。明年我准备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朱仕敏乐呵呵地说。

像朱仕敏这样的“归巢燕”在白桑园村还有很多。

2020年在外经营蔬菜超市和饭店的王区回村担任监委会主任投身于乡村振兴建设热潮中;在外奔波多年的周福涛回乡后,依托养牛、种植西瓜、莲藕发展“庭院经济”,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曾经的贫困户周飞,回乡后通过养殖生猪,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乡村环境越来越美,产业日益兴旺,返乡创业成了白桑园村越来越多村民的选择。在外“能人”重回故里扎根乡土,“土专家”“田秀才”又活跃在田间地头,不仅为村里带来了人气,也为群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憧憬。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