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网站专题> 正文详情

旬阳:院落有“颜值” 经济有活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3-04-10 08:17 来源:陕西日报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原标题:旬阳市充分利用自然禀赋,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把山水庭院打造成景点,把畜牧养殖业发展成特色种养产业,把农耕文化转化成文旅产品,推动庭院经济蓬勃发展——院落有“颜值” 经济有活力

3月20日,记者驱车沿汉江边316国道行驶,来到位于旬阳市段家河镇的薛家湾村,只见村广场停满了车辆,孩子们在游乐场嬉戏玩耍。沿村道盘山而上,沿途烂漫如雪的樱桃花开满枝头,花海、小院、菜园交相辉映,三五成群的游客结伴而行,时而驻足拍照,时而追逐嬉闹,游客和美景融为一体,呈现一幅“人在画中游”的美景。

“欢迎你们来樱桃湾看樱桃花,快到屋里喝水。”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曹廷伍,忙着招呼来他家“五斤儿农家小院”游玩的客人。

据了解,每到樱桃成熟季,曹廷伍家4亩多樱桃园,加上农家乐和小菜园,能有10多万元收入。农闲时,曹廷伍还能到附近务工再挣点钱。

段家河镇薛家湾村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特别适宜樱桃生长,几乎家家户户都栽植樱桃树,每年3—5月,这里总能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赏花、采摘、休闲。小小的樱桃串起了段家河独具特色产业。

春日的城关镇晏坪村生机勃勃。3月21日,村民朱朝奎家中特别热闹。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们变身“园艺师”,正在帮助朱朝奎改造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种花卉、养盆栽、搭建葡萄架、扎菜地篱笆……几人一组,干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盆盆换上“新装”的绿植便映入眼帘。

朱朝奎笑嘻嘻地告诉记者:“村干部、驻村干部指导我整治卫生环境,现在我家房前屋后都栽上果树,不仅环境变好了,还增加了收入。”

在晏坪村,像朱朝奎这样的农户不在少数。据悉,村上以朱朝奎家为试点,对杂乱无序、摆满杂物的院落进行清理,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农户将家园变花园、民房变客房。

晏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时烨说:“晏坪村在今年的庭院经济建设中,采取‘党支部+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推行‘五个一’的模式,鼓励农户种1块菜园子、管好10棵果树、养1圈畜禽、加工1种农副产品、建设1个花园,既美化人居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

庭院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民收入多元化,农村环境生态化,农业发展新型化”,让农户致富有“路”可循,让乡村振兴有“路”可走。

羊山村位于旬阳市构元镇境内,距市区32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这里不仅有铁索洞、一线天、清明河峡谷等自然景点,还有张良庙遗址、饮马谷、东庵宝塔等人文历史景观。今年以来,游客络绎不绝。

“郎在对门打锦鸡,妹在后院观画眉,不飞高来不飞低,端端撞在妹怀里……”一走进“羊山记忆——农耕文化园”,记者便听到女主人即兴给游客清唱“羊山民歌”。歌声优美动听,游客听得津津有味。

她的丈夫王定基介绍:“以前我大部分时间在外地。这几年政策好,市上提出兴文强旅。我认为这是个好机遇,就回来把自家的老宅利用起来,打造成集吃、住、采摘、农耕体验、土特产销售为一体的小院落。”被问及收入时,王定基自豪地告诉记者,以前一年收入三四万元,现在一年能挣30万元左右,庭院经济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挣钱!

旬阳市充分利用自然禀赋,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把山水庭院打造成景点,把畜牧养殖业发展成特色种养产业,把农耕文化转化成文旅产品,不断在农家院子上做文章。仅构元镇建成的民宿、度假村就有近20个,改造农村闲置“土房”50余处,不少民宿、改建“土房”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脱贫摘帽之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让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旬阳市抢抓新机遇,把发展庭院经济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巩固衔接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同乡村治理、“两业”增收、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相结合,以增收为核心,以和美为关键,以宜居为目标,打造旬阳庭院经济“十百万”工程,并制定《旬阳市加快推进庭院经济实施方案》。旬阳市以庭院经济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让“小庭院”成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的“大舞台”。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出台庭院经济建设标准,按照‘一个庭院经济示范户、一个小型产业园’要求,整合项目资金、加强技术指导、完善配套设施、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畅通产品流通渠道,让乡村振兴不断迸发新活力。”旬阳市委书记陈红星说。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