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惠民的小事做起,近日,吕河镇坚持“党员干部全参与、服务群众全覆盖”,构建“两亲”群众关系,做实“五个群众”进群众门、入群众网、知群众情、解群众难、暖群众心行动,零距离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搭建“连心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破解新时代乡村治理新路径。
“一联三包”夯实责任 进群众门
吕河镇全面推行领导联村、单位包村、干部包组包户的“一联三包”工作机制。联村领导抓统筹、包村单位抓推进、包组包户干部抓落实,要求干部三天在镇、两天在村,15名科级领导和16个站办所联系20个村(社区),85名镇干部包联全镇85个村民小组8620户,全员下沉一线,掌握社情民意。近日,在冬青村时常能见到干部的身影,据统计,3名包组干部进门257户,排查问题隐患12件。“真心换民心,真情换信任。”这是冬青村包组干部张怀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自2021年包组以来,张怀全积极解决村民的一件件“小事”,“化解矛盾纠纷”、“参与庭院经济设计”,用真心、真情赢得了村民的认可与喜爱。
联镇领导沈纪兵市长在二佛寺村查烟苗长势情况
“三心三实四线”密切关系 入群众网
吕河镇推行“三心三实四线”工作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实行“三心”管理、推行“三实”方法、建立“四线”联系,通过“三级网格”把重点工作做实,全镇已组建20支、290人的网格服务队伍,建立微信网格化服务群28个,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宣传政策、提办事项,统计问题上报、安排专人办理,通过联村领导、包组包户干部当好群众的致富引导员、思想疏导员、政策宣传员、社情收集员、矛盾调解员、环境保障员、安全管理员、事务代办员“八大员”,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全覆盖”,变“群众上访”为“网格员下访”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实。
镇村干部入户宣传政策、发放明白卡
“毛公山茶话”搭建平台 知群众情
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不定期围坐一起进行茶话座谈,茶话上群众充分表达诉求与建议,镇村干部现场承诺、限时办结,让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苦有地方诉、事有人去做”。“以前有什么事情,得去社区或者政府里反映,现在通过‘毛公山茶话’,实现了在家就能说诉求。”在“吕河镇‘两亲’群众路线工作法”民情日志本上,“今日调解梨河村邻里之间地畔纠纷一起”“老李家条件不行,今日提出想申请低保补助,需要调查落实”等等是干部入户工作的真实写照,一件件平淡无奇的“小事”,一个个不足挂齿的“小忙”,让干部与村民之间的距离越走越近。
险滩村召开毛公山茶话会听取民意
“群众事务代办”温暖人心 解群众难
“党群关系亲,关系靠腿勤。”定期走访“三心户”,充分收集群众诉求和办事材料,针对群众反映强烈事项上报镇党委,纳入年度民生实事,2023年已确定8个民生实事,从群众跑路到干部跑腿,形成层级相连、上下联动的为民服务体系。社保站站长张涛谈起自己包组感受时说道:按照镇“五个群众”行动实施方案、“两亲”群众路线工作法,作为包组干部,我每周至少要保持两次入户走访,帮他们买点东西、养老保险认证代办操作、听听群众说、解解群众难,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干部包组就是解决群众心头的烦心事。由于去得多、走得勤,群众有事都乐意和他讲。
冬青村就村规民约召开群众院落会收集群众诉求
服务群众见行见效 暖群众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冷暖最关情,近年来,吕河镇常态化开展“进门问情”、“敲门问需”活动,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问题,完善村规民约,确保“接地气”“能管用”。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村社统一使用、部门齐++抓共管”要求,每村成立10-20人的乡村振兴公共服务队,构建以“党建+企业+农户”为主的乡村振兴购销公司,聘请“山货郎”上门进行农产品收购和服务,大力发展万亩蔬菜产业,形成群众种菜、合作收购、电商服务平台销售的农产品购销体系,让广大农户在家有事干、有业就、有钱赚。。
干部到村查看产业
“干部把群众当亲戚、群众把干部当亲人”已经成为吕河镇干群关系融洽的写照,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向群众了解诉求,听民生、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认真落实“五个群众”要求,切实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好。
- 上一篇:吕河镇: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 05-18 ]
- 下一篇:甘溪镇“三到位”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 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