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最直接的平台,自联络站建成以来,红军镇人大以“履职为民、尽职利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建、管、用”原则,立足履职“小站点”,不断拓展为民“大作为”,用真情真意扎实履职,用实事好事温暖民心,持续推进联络站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让联络站成为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幸福驿站”。
收集民情的“枢纽站”。按照就地就近、方便群众、方便代表开展活动原则,在辖区内建立代表联络站6个,有效延伸了依法履职的“触角”。确定每周星期二为固定接待日,接待公告提前三天通过公告栏、抖音、朋友圈等平台发布,内容包括接待时间、地点、代表姓名等。将51名镇人大代表进行排班、轮流接待群众,详细填写接待群众登记簿,并做好答复、反馈和跟踪督办。据悉,今年来,累计接待群众50余人次,现场答复问题40余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7条,有效转办2条。
宣传政策的“加油站”。以接待群众为抓手,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发放政策明白单等方式,向来访群众广泛宣传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联络站为单元,结合村情实际,分批次、不定期组织群众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宪法、民法典等,以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生活中的事说发展中的理。根据进站代表所从事的职业、行业及履职优势,抽调人员组建流动宣讲队,通过到文化广场、学校、村庄院落召开“板凳会”“院坝会”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惠民政策、农业生产、法律法规等,用“家乡话”讲“家乡事”,将“大道理”变成“小故事”,让群众听得清、听得懂、听得进。据统计,今年来,已发放政策宣传500余张,组织群众集中学习理论5次,开展宣讲1次。
化解矛盾的“终点站”。以联络站为平台,积极接待来访群众,听民意、解民忧,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根据片区划分,联合镇社治办在辖区内持续开展“进群众门、入群众网、知群众情、解群众难、暖群众心”的民情大走访活动,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归档整理,建立分类信息台账,结合户情实际逐一进行疏导,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针对未能及时化解的矛盾纠纷,联合相关单位开展“敲门行动”,面对面解决问题,实打实化解难题,确保镇域社会治安和谐稳定。截至2023年一季度,通过接待来访群众化解矛盾纠纷2起,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起。
解决问题的“服务站”。进站代表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代表联系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和田间地头。针对群众反映的涉及面广、一时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或采取“民情直通车”形式,约见镇属或驻镇单位负责人,通过多方“会诊”形成合力根治“顽疾”,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人办,事事有人管。针对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实地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找准问题症结,提出意见建议,强化跟踪问效,助推民生实事落地,切实为民排忧解难。今年来,联合“会诊”累计2次,解决群众反映刺手问题2件。
下一步,进站代表将继续发挥来自群众、扎根群众的自身资源优势和特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好联络站这个平台,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惠民生,做深做实代表履职文章,力促形成民主民意表达“双向奔赴”的生动局面,使代表联络站真正“美”入民心,成为群众的幸福“港湾”。
- 上一篇:城关镇:发挥“龙头”作用 推进“五同”落实[ 04-13 ]
- 下一篇:棕溪镇:人大代表献热血 奉献担当“我”先行[ 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