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坪镇:“五镇五好”聚合力 乡村振兴开新局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2-11-02 08:25 来源:安康日报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沿麻坪河徐行数十里,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静谧舒适的村庄,干净整洁的道路,勤劳朴实的村民,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旬阳市麻坪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认真践行“两山”理论,紧扣“五镇五好”聚合力,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产业富镇促增收,助力产业兴旺好

秋天的麻坪,广袤大地美景如画,山乡大地处处迎来丰收,以“金色”为主色调的丰收色彩包裹着麻坪,在乡村田野铺成最美的颜色。

金秋时节,村民们抓紧利用晴好天气在屋前空地上晾晒、剥玉米,田间、地头、村居庭院处处可见满目金黄,挂晒的玉米成为麻坪镇一道别具一格的景象。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麻坪镇把产业振兴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各村实际,以发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为出发点,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目标,依托麻坪河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强烟、保粮、优桑”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一带三园区”,即建设麻坪河百里绿色生态产业带,千亩蚕桑三产融合科技园、千亩休闲观光农业园和千亩高山茶叶采摘园,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土地流转、资源开发、股份合作、项目建设等有效路径,发展烟草4500亩、蚕桑2000亩、稻油轮作1000亩、高山茶叶1000亩、蚕桑育苗20亩,新建蟠桃园200亩。特别是今年以来,麻坪镇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扣粮食生产,大力推进撂荒耕地整治,打造百亩“米袋子”及优质粮油生产基地1个、粮油示范点4个,发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以点带面实现纯大豆种植2500亩、玉米套大豆1200亩,结合老劣桑园改造,大力推行桑粮套种,共改造老劣桑园600亩,其中桑园+土豆+红薯(大豆)两季轮作230亩,达到了粮食增产、蚕桑增收的“双增”效果。

生态立镇打基础,助力生态宜居好

“最近走在咱们社区,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感觉街道的路都宽敞了好多呢!”“是啊,现在每天出门心情都感觉舒畅多了,咱们下午散步也有劲儿了。”几位村民在家门口拉着家常。

7月以来,麻坪镇在全镇再次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高潮,成立了领导小组,细化分解了任务,镇村干部、工作队、镇属单位、志愿者每周一下午利用休息时间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打扫工作,极大地改善了各村人居环境。同时,派专人每天督导巡察,对所有影响镇容镇貌、村容村貌的乱堆乱放、公共区域生活垃圾、房前屋后杂草等问题建立台账,交办各片区及各村进行立即整改,确保当日问题当日解决。

近年来,麻坪镇始终坚持生态立镇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加大秦岭巴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健全完善环境“网格化”监管机制,全面落实好“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街长制”责任,全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守护好麻坪的青山绿水。

同时,麻坪镇组建志愿服务队,下沉到镇村,开展“路旁亮化、宅旁绿化,村旁美化、河旁净化”的“四旁四化”建设,对农村田、水、路、林、厕进行综合治理,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美丽家园建设中去,培养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着力构建“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庭园”建设,实现“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着力打造“世外桃源”。

文明育镇筑灵魂,助力乡风文明好

“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弘扬爱国拥军传统”……在街道、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位置,远远就能看到一条条设计别致的公益广告,它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关爱未成年人、全民国防教育等内容为主题,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明精神的引领和熏陶。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筑魂。麻坪镇作为全国文明村镇,持续擦亮“全国文明村镇”品牌,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首要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各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为载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抓手,持续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让文明之风劲吹、文明之花常开。

8月25日,李家河村正在党报阅报栏前开展“读党报 听党话 跟党走”志愿服务活动,打通群众读报听报看报“最后一公里”;9月13日,南家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在开展“老党员讲故事”志愿服务活动;9月21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麻坪社区免费放映电影,让群众在家门口随时随地享受“文化大餐”。

如今,在麻坪镇,所到之处,皆沐浴文明新风。采取“宣传先行+教育引导+典型示范”的方式,开展远程教育、道德讲堂、干部宣讲、党员集中学习等学习宣传,推动“乡音”传“党音”,为群众送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建好全镇12个村公共文化体育场地,开设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党报阅报栏,组建民间文艺队伍,配备健身器材、篮球架等基础设施,以“送文化下乡进村”为抓手,实施村文化广场“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年12场电影”“一村一天一读报”,扎实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惠民文体活动,为村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推行组建以干部群众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关心关爱、法律援助、老党员讲故事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爱心超市、文明银行作用,深化“十星级文明户”、寻找“道德模范”、评选“麻坪好人”以及“好婆婆好媳妇”等各具特色的评选活动,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文明之花“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建强镇筑堡垒,助力治理有效好

乡村要振兴,党建是保障。麻坪镇紧扣“两强一好”星级示范创建工作,依托“三联”工作机制,按照党建引领促发展、十化措施抓创建、为民服务办实事的思路,统筹推动基层党建工作。

麻坪镇实施“三雁”工程,“头雁提升”加强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学习能力提升,“归雁经济”号召乡贤能人回乡投资创业,“新雁计划”让年轻党员干部快速成长,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永葆党组织生机活力。开展“双培双带”,建立产学研基地和乡村学堂,采取分批轮训、开设田间课堂等方式,通过致富带头人培训,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实行“三个百分制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倒逼干部作风转变,敦化民风向善向好,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深化“321”基层社会治理,推进“访提办”工作机制,广泛开展“访民情、提建议、办实事”活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不断提升群众满意率,确保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项目兴镇惠民生,助力生活富裕好

“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上岗前,我们经过了一个月的培训,现在我对生产流程熟悉了,技术水平也提高了,工资会按照计件制计算。只要我好好干,一个月工资三四千块肯定没问题,还能随时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准备在这里长期干下去。”工作休息间隙,海棠寺村村民周高红说道,脸上流淌着自信的微笑。

麻坪镇作为边远的农业镇,以农耕为主,就业机会缺乏,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剩下的往往是“三留守”人员,尤其是年轻的留守妇女,因家里孩子老人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

2022年初,麻坪镇积极联系,主动出击,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最终确定招商引资安康棉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袜子生产项目。截至目前,安康棉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已在麻坪镇社区工厂投资2000万元,投入世界最先进数控智能织袜设备120套,招聘培训在职员工70余名,预计年生产1500万双成品袜子,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以上。

乡村振兴以来,麻坪镇科学编制集镇和村庄规划,紧紧围绕社区工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甘麻二级路以及重点投资项目,持续加快蚕桑产业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开发并重,精准实施水、电、路、讯、房、室等基础设施完善工程,新修通自然村水泥路10公里、产业路10公里、安防工程15公里,架设便民桥3座,新建垃圾池23个、新增垃圾桶300个、挂壁式垃圾箱6个,新装路灯130盏,维修更换老化路灯45盏。此外,麻坪镇积极争取集镇防洪景观河堤立项,启动麻坪二桥维修加固和拦河坝蓄水建设,实施集镇河堤亮化,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城镇和省级森林城镇创建成果。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开新局。麻坪镇将持续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主线,紧扣“五镇五好”目标,务实创新,开拓实干,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正在麻坪乡村绘就铺展!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