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寨镇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该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探索形成“党委牵头、支部推动、党群联动”的撂荒地整治工作机制,以“三个一”(一单一函一书)为抓手,高质高效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为实现荒地变良田,农民致富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张政策明白单,激发复耕新活力。镇村100余名干部化身“传话筒”,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粮食生产奖补政策等农业政策传递到田间地头,把政策文件转化为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的政策明白单,以唠家常的方式,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真真正正的传到群众的心坎上。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群、小喇叭和宣传栏扩大农业政策宣传面,使得农业政策人人皆晓、人人都是党和政府好政策的宣传员,以此全面激发群众复耕积极性。
一封复耕提醒函,复耕荒地添动力。金寨镇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粮食生产安全文件精神,全面排查撂荒地基本情况,建立一户一档,实施动态管理。依法发放《撂荒地复耕提醒函》,鼓励群众不弃耕、不撂荒,自觉履行承包经营权责任;严格落实谁复耕、谁复种、奖励谁的补贴激励机制,激活群众复耕复种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深刻认识耕地撂荒问题的严重性,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确保耕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
一纸流转合同书,撂荒整治增良方。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种植效益。今年以来,该镇以规范土地流转为抓手,坚持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流转原则,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家庭农场、产业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闲置土地,将流转的土地集约化、规范化种植,并指导流转双方将防止耕地撂荒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坚决防止流转撂荒和二次撂荒的现象出现,真正让土地流转流出“真金白银”。
截至目前,该镇整治撂荒地500余亩,土地治理300余亩,全部复耕复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真正将“撂荒地”变成“致富田”。同时,以庙子垭集体经济合作社、吉家坡农旅田园综合体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1000余亩,扎实有序推进土地流转,进一步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为农民致富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 上一篇:关口镇:关坪社区环境整治再发力 美丽乡村“绽新颜”[ 06-14 ]
- 下一篇:段家河镇:强化“四力”整治撂荒地助力乡村振兴[ 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