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旬阳市教体科技局学生资助工作抓“精准”重“育人”,全力高质量的做实做精做细学生资助工作,持续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教育公平和乡村振兴。
强管理,抓“精准”。加大资助政策、业务管理和系统应用培训,提升资助业务人员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建强资助工作队伍。补齐资助短板,盯住弱项,瞄准资助工作薄弱学校,强化业务指导,确保政策执行无偏差、无差错。强化资助工作校长负责制,健全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提高资助工作组织实施能力。积极完善制度,构建起符合实际、满足需求的精准资助制度,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有效实施。指导学校准确、规范开展认定,确保应享尽享,实现“不漏一人、不错一人”工作目标。夯实环节管理,依据《资助工作指南》规范程序,做好公示。积极引导学校开展校内资助,吸纳社会资助,全方位、多层次,提高贫困学生资助面,构筑全方位资助体系。加大资助档案管理,精准建档,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一个标准、一套数据。
盯应用,抓“精准”。按照“3个100%”和“3个零误差”要求,持续开展“学生资助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确保各校用精、用准国省资助系统,不断提升资助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关注重点保障人群,实现让“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路”。建立以中省资助信息系统下发数据为主、部门信息共享比对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准确、及时核实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脱贫户、低保户、孤儿、特困救助、残疾学生等重点保障学生,一个不漏地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充分利用系统做好核查核对工作,查缺补漏,实现零差错。填准受助名单,做到线下、线上一致,为上级监督管理和资助资金预算下达提供精准依据。实行资助项目和名单录入审核、异常受助学生核查等重点工作进度质量通报制度。按时做好资助月报、年报工作,充分反映资助资金绩效。
重核查,抓“精准”。加大贫困认定和资助数据比对,实施“五比五核”,逐人盯清,确保重点保障人群100%纳入资助。巩固联系制度,做到部门之间经常沟通,提升贫困数据准确性。加大数据核查力度,发现问题,建立台账,一核到底,一盯到底,不留空隙。扭住工作细节,在“精、准、细、严”上做好文章,努力提升资助工作精细水平。完善监测应急机制,加大对教育支出较大家庭的监测,按时反馈信息,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过渡期内保持学生资助力度平稳有序。
严监管,抓“精准”。以资金安全和业务规范为重点,继续加大学生资助工作监督与检查,确保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资助工作评判标准。盯住两关:评审关、监督关,强化过程监督。重点查看对象认定是否精准、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资金是否发放到位。坚持中职受助学生定期进校逐人核查、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加强“联合办学”“校外教学点”“学籍异动”等情况监管,开展中职受助学生与义务教育、普通高中、高等教育重复学籍专项核查。杜绝向不符合条件学生违规发放资助资金问题。管好“最后一公里”,查看银行卡发放是否符合要求,打款回执是否100%成功,补助与认定是否100%一致。严格资金发放方式,实行备案审批制。
强宣传,重“育人”。指导学校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抓住关键时间节点,扭住关键时段、关键人群,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感受党的好政策。印发致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的两封信,消除困难家庭学生后顾之忧,体会党的温暖。设立资助热线电话、窗口,充分利用QQ群,借用网络媒体,多途径加大资助宣传育人。夯实告知制度,强化点对点宣传,确保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温暖人心。引导学校强化资助育人理念,构建资助育人质量体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加强对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帮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深入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分析资助工作存在问题,改进工作。建立学生资助舆情监控与应急处置机制,提升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受助学生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等警示教育,提升防范意识。总结资助工作新亮点、新做法,展现旬阳资助工作好形象。
抓助贷,重“育人”。扭住每月提前还款,加大与受助学生交流,谈受助感受。夯实预申请,提前加大诚信教育与宣传。充分准备,简化手续,继续推行续贷网上办理,做到“应贷尽贷”,以优化服务来育人。暑期统筹做好大学新生资助,帮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手把手指导申请助学贷款,解决就学困难,发放资助宣传单,强化过程育人。抓住8月、9月到期学生,通过电话告知,强化履约意识教育。盯住重点,建立监测制度,探索本息回收信用分级管理,创新方法,突破顽疾,强化点对点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
- 上一篇:吕河镇中心学校:强国少年心向党 体育盛会促“双减”[ 04-20 ]
- 下一篇:关于2022年旬阳市教学能手拟命名人选的公示[ 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