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旬阳市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3月19日在旬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旬阳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和全市上下的大力支持下,面对疫情持续影响、收入增长放缓、刚性支出增加等不利因素,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原则,狠抓增收节支,全力支持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运行平稳。
(一)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财政收入总计完成562804万元。(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因经济回暖好于预期完成32882万元,较调整预算增长1.1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651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4.97%;非税收入完成8231万元。(2)上级补助收入完成326396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6239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073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99425万元。(3)调入资金26296万元。(4)地方政府新增债券收入7847万元。(5)转贷再融资一般债券收入169383万元。
202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882万元,较预算数超收382万元。各征收部门完成情况分别是:税务部门完成26328万元,财政部门完成3637万元,烟叶税完成2917万元。
2021年全市财政支出总计完成56280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0289万元,占调整预算数的97.93%;上解上级支出5743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7639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82万元。全市民生支出达32651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86%。
(二)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5101万元,较调整预算数下降39.54%,下降主要原因是土地腾退指标交易收入较调整预算数短收24000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16358万元,上级基金专项补助收入2430万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14660万元,上年基金结余1653万元。
2021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5101万元。其中基金支出15516万元,调出资金12600万元,年终结余6985万元。基金支出15516万元,主要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88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597万元,其他支出9593万元(含专项债券支出848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937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4万元,抗疫特别国债支出1587万元。
(三)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2683万元,较预算数增长105.75%,增长主要原因是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处置收入超收。其中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673万元,转移支付收入6万元,上年结余4万元。
2021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完成2683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1300万元,年终结余1383万元。
(四)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情况
2021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136828万元,其中上年结余45797万元,当年收入91031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支出85717万元,年末结余51111万元。
(五)政府债务情况
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经上级批准,我市2021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473319.3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5630万元。我市2021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456596.17万元,专项债务余额42177万元。债务规模未超规定限额,债务风险等级为黄色。
新增政府债券安排使用情况。2021年我市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91890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169383万元(其中126346万元用于化解政府存量隐性债务,43037万元用于偿还到期一般债券本金),新增一般债券7847万元,安排用于神石公路改建、健康路天池路瑞莲路道路改造、城区幼儿园建设、非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吕河等5个镇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专项债券14660万元,安排用于冷水河水库枢纽工程、污水处理和水环境项目、西康高铁建设。
债券还本付息情况。2021年一般债券还本支出50044万元,其中本级筹措7007万元,其余通过再融资债券安排。2021年债务付息支出9621万元,其中:一般债券利息支出8684万元,专项债券利息支出937万元。
(六)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目标管理,凡需预算资金安排支出的,必须申报支出绩效目标;二是对财政投资100万元以上关系民生的项目,筛选了老旧小区改造等20个项目,委托4家事务所实施重点绩效评价,同时委托一家事务所对教体科技局实施部门整体重点绩效评价。三是对2021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各镇各部门自行组织评价,对100万元以上86个项目委托三家事务所实施绩效评价。
二、2021年财政主要工作
1、全力以赴抓收入。2021年继续受疫情、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财政部门咬定年度预算收入目标不放松,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目标实现。一是夯实征管责任。按照年初预算收入安排,对地方财政收入目标3.25亿元及时下达分解,压实征收单位主体责任,确保财政收入有人管、有人抓。二是创新征管方式。税务部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涉税企业进行精准监管,同时加强与行业部门数据信息共享,通过外部数据获取涉税信息,深度分析查找税源,有效堵塞税收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实现税收24651万元,超额完成预算收入目标。三是盘活资源资产。自然资源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制定组织收入计划,加快土地招拍挂和土地腾退指标交易,实现土地收益15557万元。同时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和资源,实现资源资产收入2171万元和砂石资源收入1067万元。
2、主动向上争资金。财政部门把向上争取资金作为全年中心工作,始终紧盯中省政策动向,捕捉政策信息,加强对上汇报衔接,广开渠道全力争取,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共争取到位各类资金204971万元。一是财政部门向上争取一般转移支付增量资金8825万元和一次性财力补助4256万元,极大增加了本级可用财力;二是争取再融资债券资金169383万元,有效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缓解债务还本压力;三是争取新增一般债券资金7847万元和专项债券资金14660万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3、集中财力保重点。财政部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通过对内收、向上要、自身压等措施,集中一切可用财力,确保重点支出得到有效落实。一是集中财力保“三保”。2021年始终坚持把兜牢“三保”底线,在预算安排上,集中财力优先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需求,再视财力情况安排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和其他支出。预算执行时,严格按照人大批准预算和省市财政主管部门要求执行,每月15日前集中资金优先发放工资,其次安排基本民生和运转资金,再视库款情况按轻重缓急保障其他预算项目。二是集中财力增福祉。从预算源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体现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的用于增进民生福祉上,2021年本级财政集中财力配套民生资金达34251万元。其中配套8608万元支持教育事业,配套24043万元提高群体幸福指数,安排920万元支持疫情防控,安排680万元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三是集中财力促发展。通过向上争取债券资金和专项资金,2021年集中资金54212万元支持市域经济建设发展。本级预算安排1000万元支持党校建设,争取一般债券7847万元支持神石公路改建及健康路天池路瑞莲路改造,争取专项债券14660万元支持冷水河水库枢纽工程、污水处理及水环境项目、西康高铁建设,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0705万元支持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4、强化绩效提效益。财政部门积极推进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按照中省市绩效管理要求,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建立完善了一系列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办法,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一是强化绩效目标审核。2021年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求项目单位必须填报绩效目标,财政部门从绩效目标的完整性、相关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审核,从源头上把好关,将绩效评价从事后评价向预算编制环节延伸。二是强化绩效评价质量。制定完善了《旬阳县财政绩效评价报告质量控制和考核指标体系框架》、《旬阳县2020年度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规则》及《绩效评价报告参考模板》等管理制度,对单位开展绩效评价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和提高了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三是强化绩效结果运用。财政部门坚持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紧密结合,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部门预算编制模式。
5、严控债务防风险。一是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认真执行政府债务管理规定,强化财政投资评审,核实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二是认真落实存量债务化解。严格落实偿债主体责任,按照2021年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工作方案及考核办法,要求各镇各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积极化解政府性债务存量,完成债务化解任务。三是高度关注债务指标变化。财政部门注重与省市沟通衔接,日常加强债务平台数据监测和分析,提前测算政府债务率等各项债务指标运行情况,及时对风险点进行排查,确保债务指标在合理区间。通过债务管控和有效防范,2021年我市债务风险由橙变黄,较2020年下降一个等级,被市财政局表彰为全市债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6、深化改革强管理。一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要求,财政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克服重重困难和压力,强力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2021年1月全市预算单位统一上线运行,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财政云系统管理,被安康市财政局表彰为财政云推广运用工作先进单位。二是推进非税电子化改革。按全省要求,深入推进非税暨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建立一体化系统平台,以网络通信代替人工传递,以“一体化”流程代替“分散式”作业,以电子载体代替实物仓储,打通了便民利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和高效服务,极大提高了非税入库效率。三是提高投资评审质量。严格落实《旬阳县财政投融资建设项目评审管理办法》,坚持“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评审原则,全面实行项目联系人制度、项目复核制度、评审工作底稿制度和“五级”签审制度,从制度上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提升评审质量。2021年共完成145个建设项目的预算评审工作,项目送审金额117107.60万元,评审审定金额 104809.90万元,评审核减资金12297.70万元,平均审减率达10.50%。四是全面规范预决算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严格按照《预算法》及省市预决算公开要求,对2020年决算和2021年预算信息公开实现全覆盖,被市财政局表彰为预决算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2021年受诸多因素影响,预算执行中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因土地腾退指标交易收入较预算数短收2.4亿元,另一方面由于债务还本付息、回购阳鱼岛等刚性支出数额大,二者叠加致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年终决算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财政部门担当作为,多措并举统筹一切可用财力,竭力提高人大批准预算执行率,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市财政运行非常艰难,财政形势十分严峻,主要是:财税规模体量较小,财力性转移支付进入基数规模相比少,债务还本付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财政兜底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异常突出,财政收支平衡越发艰难;政府性债务规模大,债务化解任务艰巨,财政风险有进一步加剧趋势;各镇各部门过“紧日子”还未完全适应,预算绩效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绩效结果运用还需强化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研究制定有效措施,逐一破解难题,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零基预算,硬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充分发挥财政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22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原则:
--坚持量入为出。严格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编赤字预算的要求,合理确定支出标准,以稳妥的收入来源安排相关项目支出,防范财政赤字风险。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将此资金纳入预算调整,不打入年初预算。
--突出保障重点。预算安排根据财力,突出以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需求为重点,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安排。首先按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先后顺序纳入预算安排,再视财力情况依次安排衔接乡村振兴配套资金、债务还本付息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
--实施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将预算绩效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对预算安排的所有项目支出,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对部门开展整体绩效评价,对大项目重点绩效评价力度,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原则,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综合考虑上年预算执行和本年度收支预测情况,确定2022年预算草案如下:
(一)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情况
1.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情况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安排400346万元。(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3490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计划安排26000万元,非税收入计划安排8900万元。按征收部门划分为:税务部门预期目标30275万元(含烟叶税4000万元,教育费附加等非税收入4000万元),财政部门预期目标4625万元。(2)转移性收入325446万元,其中:税收返还6239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72304万元(预计增量3000万元);县级基本财力转补17358万元(预计增量1000万元);生态转补14124万元;产粮(油)大县奖励补助460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13145万元;结算补助1816万元;预计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0亿元。(3)调入资金4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调至一般公共预算387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调至一般公共预算1300万元。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安排392936万元(不含上解支出541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000万元),其中“三保”可用财力292850万元,“三保”支出预算安排264336万元,分别是保基本民生136597万元、保工资117675万元、保运转10064万元。
2.市本级可用财力预算情况
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安排197946万元。(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30900万元(剔除镇级烟叶税):税务部门26275万元,财政部门4625万元。(2)上级各项财力性补助收入125446万元(含预计新增的均衡性转移支付3000万元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1000万元)。(3)镇级烟叶税上解收入1600万元。(4)调入资金计划安排40000万元。
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计划安排197946万。(1)市级部门人员经费支出88755万元,其中工资养老职业年金76123万元,住房公积金6709万元,基本医疗保险缴费3968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1500万元,失业保险缴费300万元,工伤保险缴费155万元。(2)市级部门公务费支出9551万元,其中标准公务费2796万元,事业发展专项支出3370万元,职工三费(降温、取暖、福利)支出2699万元,工会经费686万。(3)市本级专项支出62196万元(安排的市本级专项资金,对能够明确具体实施部门的项目纳入其部门预算)。(4)预备费1700万元,主要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5)市对镇体制补助支出26755万元,其中村级补助4625万元。(6)市对高新区体制补助支出1579万元。
(1)—(6)项为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190536万元(详见草案表)。
上解支出安排5410万元。其中专项上解支出1500万元,法检体制上解支出2613万元,税务经费保障变量经费上解1035万元,环保局经费上解262万元。
债务还本支出安排2000万元,用于当年到期一般债券还本。
3.镇级预算情况
收入计划安排30755万。(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00万元(烟叶税)。(2)市对镇体制补助26755万元。
支出计划安排30755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9155万元,烟叶税上解支出1600万元。
4.高新区预算情况
收入计划安排1579万。(1)对高新区定额补助1000万元。依据市委、市政府支持意见将高新区范围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1000万元,作为对高新区财政的固定体制补助基数。(2)对高新区补助人员工资及经费579万。
支出相应安排1579万。(1)工资福利支出537万元用于工资、年终一次奖、住房公积金补贴、职工三费等。(2)公用经费补助支出42万元,包括日常公务经费、工业展览馆运行维护费等。(3)支持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招商引资等专项资金10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情况
202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54649万元。(1)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436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500万元、土地腾退指标交易收入40000万元、城市建设配套费收入6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500万元。(2)上级专项基金补助收入3600万元,主要包括移民后扶基金、彩票公益金收入等。(3)政府性基金预算上年结余收入7449万元。
202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计划安排54649万元。其中基金支出11102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38700万元、基金年终结余293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917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
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口径,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2691万元,其中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8万元、上年结转1383万元。支出总计2691万元,当年支出12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1300万元,年终结余1379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
2022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149202万元(上年结余51111万元,当年收入预算98091万元)。其中:失业保险基金上年无结余,当年预算收入450万元;工伤保险基金上年结余295万元,当年收入预算350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上年结余10979万元,当年收入预算1218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上年结余17万元,当年收入预算3640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结余39404万元,当年收入预算1789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上年结余416万元,当年收入预算30810万元。
2022年全市社保基金支出预算91702万元,预计结余57500万元。其中: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450万元,预计无结余;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预算480万元,预计结余165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预算10227万元,预计结余1294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预算36298万元,预计结余11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算13523万元,预计结余43773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算30724万元,预计结余502万元。
四、2022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2022年,全市财政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紧盯年度目标任务,按照“两眼向上盯政策,两脚向外跑项目,两手向内抓管理,全员提效抓落实”总体思路,突出抓好“六强化”、着力实现“六提升”,全面推进财政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强化财源培植,提升地方财政实力。一是扶持实体企业。2022年,财政部门在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效应,继续加大对财信担保公司、农业担保公司的增资扩股,提高金融等社会资本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实体企业排忧解难,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财政自身“造血”功能。二是巩固烟草产业。2021年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各务烟镇和烟农发展烟草生产的积极性。2022年要重振旬阳烟草雄风,巩固提升烟草产业发展,激发务烟镇大抓产业的内生动力,促进财政增长和农户增收。三是狠抓项目建设。2022年,在财力十分紧张、“三保”压力极大的情况下,财政硬挤315万元专项支持招商引资,竭力促进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培植后续财源。财政持续支持高新区发展,继续安排1000万元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对高新区范围内土地出让净收益全额返还支持园区建设,促进园区企业发展,培育新兴财源。同时加快在建重点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进度,增加税收贡献份额。
(二)强化争资争项,提升财政保障水平。为有效化解财政收支矛盾,破解市域经济发展资金瓶颈,2022年必须把向上争资争项作为全市的中心工作,运用考核指挥棒,压实主体责任,大打争资争项翻身仗。一是全力争取财力转补资金。财政部门要紧盯中省政策变化,信息先知一步、行动先跑一步,重点围绕均衡性转补、生态转补、基本财力奖补等方面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力争较2021年新增财力过亿元,有效提高本级可用财力。二是竭力争取债券资金。财政部门加强与省市衔接,掌握政策信息,包装成熟项目,力争2022年争取一般债券过亿元。同时及早谋划包装储备专项债券项目,加强与省市汇报,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力争发行专项债券资金额度实现新突破,为完善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大力争取专项资金。各镇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向省市争取资金的意识,加大向上争取资金考核和督查力度,激励和鞭策全市上下共同发力争取专项资金,有效缓解本级财政压力,切实提高财政对民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保障水平。
(三)强化预算管理,提升财政运行质量。面对我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运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实际形势,必须“刀刃向内”抓管理,提高预算执行质量。一是强化预算约束。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非刚性非必要支出,严格按照人大批准预算执行,坚持“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原则,切实增强预算约束力。二是强化预算执行。围绕中省市兜住“三保”底线要求,坚持预算支出首先保“三保”,每月预算按照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先后顺序执行,再视库款情况执行预算内的其他项目,原则上月预算执行数不得突破序时进度,确保年度预算执行顺利。三是强化资金统筹。严格按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管理规定,对单位两年以上结转结余资金全部收回,统筹用于民生项目及重点支出。同时要统筹安排使用衔接整合资金,防止条块分割、撒胡椒面,稀释资金使用效果,提高整合资金的使用空间和使用效益。
(四)强化绩效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2022年充分运用预算绩效考核指挥棒,扩大预算绩效评价的规模和范围,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健全预算安排与绩效结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强化绩效目标审核。预算单位在申请资金时,必须设定科学、匹配的绩效目标,财政部门对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核,将审核意见反馈预算单位修改完善后纳入项目库管理。二是强化绩效监控。建立绩效监控制度,对异常情况支出进行预警,根据预警提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对项目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监控,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对于预算执行率低的项目,及时督促加快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绩效目标实现。三是强化绩效评价。要严格对照预算绩效考核要求,加大对各镇各部门预算绩效评价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绩效自评单位和资金两个全覆盖。同时要建立单位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机制,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通过外部评价进行复核复评,增强预算绩效管理观念,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四是强化结果运用。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将2021年绩效评价结果与2022年预算调整及2023年初预算安排相结合,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部门预算安排编制模式,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强化债务管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一是摸清底数,排查潜在风险。要对各镇各部门的债务情况全面开展一次摸底排查,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数字准,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二是量力而行,控制政府投资。适度控制本级财政投资规模,政府项目投资前必须先行落实资金来源,做到量入为出。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优质企业来旬投资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对重点项目的投入,减轻重点项目建设对财政资金的依赖和负担。三是逐年化解,降低债务风险。各镇各部门要按照债务化解计划,切实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节约资金和新增财力用于化解债务,通过逐年化解,不断降低债务规模。
(六)强化改革创新,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紧跟时代要求,不断加强财政改革步伐,向管理要活力提效能。一是深化预算一体化管理。按照全省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对标对表目标任务,补齐预算管理短板,覆盖全市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决算管理为一体的预算管理体系,加快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管理机制。二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充分运用资产条码化系统管理平台,实时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程动态跟踪监督,杜绝国有资产流失浪费。同时要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国有资产的重购、闲置,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努力提高国有资产管理质量。三是深化投资评审管理。要用好财政投资评审这把“利剑”,真正将财政性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加大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预(概)算和竣工决(结)算评价与审查力度,对财政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其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及追踪问效,为政府节约资金办更多事,不断提高财政资金运行质量。四是深化政府采购管理。2022年要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全程电子化,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化、文件资料无纸化、环节流程标准化”目标,节约招投标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采购效率,确保政府采购公平公开、阳光透明。
各位代表!2022年,我们将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落实好本次会议的各项决议和要求,真抓实干,积极作为,为推进旬阳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崛起贡献财政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上一篇:旬阳市医疗保障局2021年度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公示[ 01-28 ]
- 下一篇:旬阳财政:财政收支双双实现首季“开门红”[ 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