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以来,旬阳市桐木镇聚焦乡村振兴示范村、产业发展、劳务输出、道路建设、高铁征迁等工作,干群齐发力,铆足干劲闹春耕,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抢抓农时闹春耕
3月1日,在桐木镇立石滩村四组,20多名村民正在田里为播种中药材玄参忙碌着,有的挖窝、有的施肥、有的播种,一派繁忙景象。村党支部书记兼竣立源合作社负责人潘九芳介绍道:“今年我们合作社从15户村民手上流转土地100余亩,集中发展中药材玄参种植。玄参每亩预计投资种子600元、肥料200元、投劳1500元、土地流转100元;当年可采收出售,每亩产量可达到7000余斤,每斤市场价1.3元左右,我们已与安徽省亳州市制药厂签订了产销合同。眼下天气晴朗,正是中药材玄参的播种关键时期,我们组织这些村民已在这里忙乎了10多天了,现在已播种80多亩。今年进行试种,效益好的话明年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展玄参种植。”
走进梅花村的田间地头,机器的轰鸣声、村民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村民们都正忙碌着深耕烟地,为烤烟生产做好准备。“今年,我们大力推行烤烟奖励扶持政策,积极发展烟草生产,全村落实烟草种植850多亩,其中30亩以上的烟草产业大户15户,新建烤炉8座,实现了户均3亩烟、2头畜、4亩拐枣园的产业发展目标。”谈起村上的产业发展时,梅花村党支部书记丁化礼滔滔不绝。
今年以来,桐木镇以“烟、畜、魔、林果、药材”为主导产业,按照“抓点示范、基地引领、龙头带动”的发展思路,全镇落实烟草种植2240亩,连片中药材100亩,特色林果100亩,千头养猪场1个,畜牧养殖大户50余户,百亩粮油示范基地1个,管护拐枣园10000余亩,密植桑园500亩,计划发展魔芋7000余亩。产业遍地开花,已成为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
劳务输出点对点
2月19日,在桐木镇移民搬迁安置点,97名农民工有序登上“点对点、一站式”大巴车前往山东省滨州市务工。“我们公司已经连续四年在桐木本地招工,现在公司有桐木籍的农民工130人左右,我们免费接送,他们到达公司后,已于2月底前陆续上班复工。”山东省滨州市真诚劳务公司负责人程立介绍,“此次招聘的农民工,月平均工资达6000元左右,每个月的工资我们都是按时发放到位,从不拖欠。”
桐木镇始终把稳定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高度重视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工作,抢抓复工复产时机,积极与本地创业能人对接,收集岗位信息,用心细致做好“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全力解决好农民工就业难、出行难的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向省内省外输出务工人员2200余人,主要输送至山东、内蒙古、河北、甘肃、青海等地区,从事建筑、餐饮、服务等行业,转移就业率达20%。通过劳务输出,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项目建设掀高潮
桐木镇坚持“抓项目就是抓经济促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号工程”。按照“一个项目、一名科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推进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组建5个工作专班,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主要领导定期会商,跟踪问效,现场办公,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截至目前,桐木社区乡村振兴示范村,七、八、九组产业路维修改造完成2.3公里,老街改造项目完成路基开挖处理,集镇三格式化粪池正在进行水泥浇筑,街道绿化美化已开工在建。西康高铁建设桐木境内所有工程全线开工,桐木高铁站控制线内,累计签订房屋拆迁协议15户,兑付拆迁款7户300余万元,拆除房屋5户。一个个项目建设陆续破土动工,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之中。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快启动、快推进、快完成;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的工作思路,树立全镇‘一盘棋’,咬定目标,铆足干劲,各项工作顺利开局,快速高效有序推进,形成了干群齐心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桐木镇党委书记如是说。
- 上一篇:关口镇: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03-08 ]
- 下一篇:双河镇:人人当主角 共奔振兴路[ 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