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河镇竹园河村:村企“联姻”迈大步

作者:张康 发布时间:2022-01-12 08:50 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冬日早上7点多,天已稍亮,和往常一样,旬阳市仙河镇竹园河村村干部何明富在家收拾完,手拿资料,戴上头盔,骑着摩托车,往办公室赶去。20分钟不到,何明富就站在办公室门口了,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以前可没这么快。”从山路到水泥路,家住高山的何明富见证了这条路的变化,感受也最为深刻。“之前得花四五十分钟,雨天路面都是泥,不好走还不安全,等到办公室浑身上下都是泥点。”

道路的改变得益于旬阳卷烟厂群团工作科党支部的支持。作为该村的联建支部,2019年,旬阳卷烟厂群团工作科党支部投资40万元,积极引导村里党员群众修了1公里水泥路。告别了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大大提高沿线村民生产生活水平,同时也美化了山区道路环境,为村民提供了坚强的通行保障。嫁到邻村的竹园河村4组村民时协娥也感低万干。“以前回娘家都要大费周折,爸妈有个头疼脑热我们也很难及时赶到身边,路修好后,节省了一大半时间,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都能回老家和爸妈聚一聚,一起吃顿饭。”

道路的贯通只是竹园河村党支部与旬阳卷烟厂群团工作科党支部一起探索共建的一个缩影。自联建工作推行以来,两个党支部通过抓班子共建、共谋产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在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同时,也为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合作共赢找到新路径,从而实现“组织堡垒牢固、产业发展兴旺、群众增收稳定”的目标。

一方面,联建双方找准组织建设与引领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实行村企“联姻”。聚焦党建引领发展的目标,打造坚强阵地,培育特色队伍。该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旬阳卷烟厂群团工作科党支部资源、资金、人力等优势,通过共商共议、大事共抓、难事共解、活动共办,分解落实联村帮扶工作任务,积极参与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并与驻村工作队干部交流,入户走访困难群众,详细了解群众收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通过现场宣传和答疑等方式,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用电用火安全等各类知识,为居民提供“零距离”便民暖心服务,村级党组织逐步焕发新活力。

另一方面,为促进竹园河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2019年,联建支部提供资金100万元用于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办公设施。同时,双方通过召开联建会议、共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相互交流参观学习等形式,实现交流经验、问题共解,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助推联建支部干部队伍建设。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共办主题党日、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活动,全面激发联建活力。

寒冬时节,雾霉沉沉,站在竹园河村天佑生态农业合作社远望,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嫩绿。绿油油的小麦仿佛给大地披上一层地毯,一直向远方延伸,充满了活力与朝气。“以前每到寒冬腊月,村里大片小片撂荒的土地上长满杂草,看上去一片荒凉,现在通过土地流转集体经营管理,产业发展了,景也更美了。“夏收水稻、冬种小麦,土地的合理利用让村民富了起来,也让竹园河村党支部书记栗时静斗志满满。

发展产业才是带动村民长久致富的硬道理,旬阳卷烟厂群团工作科党支部深谙此理。结合村情实际,联建支部依托村150亩优质稻田,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体,投资50万元用于发展优质高产富硒大米种植,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产业发展规划先行、村民增收致富同行。

道路修了,产业有了,产品有了好销路,村民才有“红票子”,为此,联建支部积极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发挥企业内部职工多、需求大的优势,帮销竹园河村富硒大米、跑山鸡、鲤鱼等农副产品,并积极率线搭桥,向社会其他企业、个人推介竹园河村的农副产品,努力促进双方建立长期采购合作机制,有力破解了农村“深山珍品无人问津”的难题,形成了“党群一心谋发展,产业兴旺惠民生”的大好局面。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