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正文详情

旬阳经济快讯 2021.1-6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27 15:52 来源: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经济恢复力度放缓  完成任务仍需加力

---2021年上半年旬阳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常态疫情防控,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常态,全县经济实现平稳有序运行。但是从主要经济指标情况看,上半年全县经济恢复力度有所放缓,要完成目标任务仍需加力

根据县(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0.77亿元,增长9.4%,较一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1.5%,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2亿元,增长5.0%,较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3.72亿元,增长6.4%,较一季度回升0.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4.8%;第三产业增加值37.03亿元,增长14.3%,较一季度回落7.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7%。

上半年,全县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为53.19亿元,占GDP比重58.6%,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形势

农业生产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4亿元,同比增长4.9%。

夏季作物生产稳定。夏粮产量5.21万吨,同比增长1.0%,油料产量1.77万吨,同比增长1.5%;蔬菜产量8.05万吨,同比增长1.1%;药材产量3.61万吨,同比增长1.2%;园林水果0.33万吨,同比增长3.4%。

畜牧业小幅增长。全县分别出栏牛、生猪、羊0.7713.9和4.03万只,分别增长8.8%、11.4%和5.7%;禽蛋产量2115吨,下降4.0%。肉类总产量13421吨,同比增长9.0%,其中,猪肉产量10987吨,同比增长9.9%。

2、工业生产小幅回升。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1%、2.8%虽分别较一季度回落5.2和1.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分别下降8.2%和5.3%,降幅较一季度分别收窄2.6和2.4个百分点。

六大支柱产业看,喜忧参半。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74.0%,同比增长7.5%,较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高于全县规上工业产值增速6.4个百分点。受价格及市场因素影响,烟草食品业、矿产业和水泥建材较快增长,产值分别增长79.4%、15.1%和14.2%;相反受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大地公司政策性迁址关停等因素影响,医药化工、装备制造和水电能源业保持下降态势,分别下降54.4%、32.3%和6.4%。

从产品产量看,全县六成以上产品产量实现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面达65.5%,较一季度提升17.2个百分点。受同期低基数和本期市场需求增加影响,石灰石、平衡车、口罩涂料和焙烤松脆食品5种产品增速高达100%以上,分别增长106387.2%、266.8%、223.1%219.4%和111.6%。

3、建设领域逐步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较一季度回升10.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0.7%,增速转正,较一季度回升16.6个百分点。项目入库有所提升。二季度以来,全面加强项目审核,积极办理入库,累计新增入库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29.82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7.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9.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6%。分其他领域看,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62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9.4%,文化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8%,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0.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1.8%,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下降95.7%。

房地产增长较快。全县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1.7%,较一季度回落51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5.02万平方米、销售额2.57亿元,分别增长60.8%、8.5%。

建筑业回落幅度较大。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产值完成3.16亿元,同比增长6.1%,较一季度回落21.4个百分点;全县建筑业增加值3.82亿元,同比增长6.7%,较一季度回落11.7个百分点。

4、消费市场复苏全面展开。上半年,商贸领域“批零住餐”全面实现大幅增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25亿元,同比增长30.3%,较一季度回落17.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1%,较一季度回升0.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8亿元,同比增长24.1%,较一季度回落3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0%,较一季度回升1.1个百分点。

从经营地看,城镇消费恢复快于乡村。全县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40.8亿元,同比增长31.2%;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4.44亿元,同比增长22.4%。从消费类型看,全县餐饮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39.9%;商品零售39.05亿元,同比增长28.9%。

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上半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7.03亿元,同比增长14.3%,两年平均增长1.7%,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9%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强。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0.8%;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8.7%;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6.2和22.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8.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3.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总量均保持持续增长分别增长8.6%、8.4%,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上半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32.8%,仅较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仍保持稳定增长

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1元,同比增长12.1%,较上年增加1105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0元,同比增长9.8%,较上年增加132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8元,增长14.6%,较上年增加887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13,较上年同期缩小0.1

7、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20.8%全县财政支出24.03亿元,同比下降4.0%

8、金融存贷同步增长。截止6月底,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3.16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1.4亿元,同比增长12.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16.26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82.96亿元,同比增长2.6%。存贷比54.5%。

二、存在突出问题

(一)工业经济回升承压

1、退库留级影响,严重制约工业增长上半年退库留级企业8家,占在库企业的9.9%,留基产值多达15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11.0%,下拉规模工业产值11.2个百分点

2、受行业管理制衡,影响部分产业发展。由于受环保因素影响,矿产资源建材以及水电行业正在加大整顿力度影响部分企业发展。

3、受市场波动大,资金链断裂,订单减少生产积极性不高。

(二)社销表现疲软

1、零售业不均衡,发展后劲不强。上半年,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下降80.7%、汽车类下降20.2%、金银珠宝类下降12.5%。特别是6月份,在21个零售类别中,下降的高达11个,占52.4%。降幅最高的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97.5%

2、住餐业短期恢复有限。餐饮酒店业虽然全面复工复产,但受疫情影响,防人员聚集,客流量明显减少,酒店入住率不足。上半年,全县住宿餐饮业增值税13万元,同比下降55.2%。

(三)投资增长压力不断增大

1、在库项目存量有限,储备后劲不足。上半年,全县在库项目145个,同比下降19%,其中,57.2%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拉动投资后劲增长动力不足。

2、集中开工项目入库手续不全,导致部分项目无法纳入统计。全县集中开工项目66个,计划总投资8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3亿元。20个项目纳入统计,7个项目正在待审,其余39个项目截至目前正在准备资料申请入库。

三、下一步打算

1、全力以赴抓政策落地稳增长。各政府和责任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五上企业培育、《关于切实做好停产半停产和退库规上工业企业帮扶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大督查和调研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并提高企业入统积极性,为经济稳增长添彩助力。

2、全力以赴稳就业。结合市场用工需求,持续开展人才超市荐才、网上招聘引才、创新创业平台选才等行动,加强技能培训和用工对接,扩大就业面。有序引导城市商圈夜间经济,规范引导集中时间、集中区域的摊点、夜市经营,扩大灵活就业面就地就近就业问题。

3、全力以赴促投资。加大项目入库力度。重点做好市级29个重点项目政府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实行一月一通报,形成倒逼机制,确保每月都有新项目开工,对长期未动工的项目,该清理的清理,该约谈的约谈倒逼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同时,紧盯去年招商引资77亿元项目加强项目督办,尽快落地,形成实物投资。加大向上争资夺项力度,为今年及十四五投资奠实基础。

4、全力以赴保农业。一方面,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撂荒地全面复垦复种,提高复种指数打牢稳产保丰收的基础压实“米袋子”和“菜篮子”。另一方面,持续改善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5、全力以赴稳工业紧盯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保障烟厂、尧柏水泥、平安水泥制品开足马力生产,推动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发展;着力解决新农机械制造、太极缘生物科技、润民地膜制造等企业资金、原料供应等问题,帮助实现达产达效;要全力帮助宝通汽车、亨通铸造开拓市场,加快培育在线营销、在线服务等新模式,用好各类线上展会、电商平台、网络直播平台,积极与国内外采购商、终端消费者开展供需对接;加快推进工精细化,切实为企业发展创建良好环境,深化“一企一策”,落实减费降税政策,切实为企业排忧纾困。

6、全力以赴促消费。抓紧研究举措,采取发放消费券、家电汽车购置补贴等形式,千方百计刺激消费;严格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发放消费券(抵扣劵)、等一系列举措,鼓励群众消费。加快推进城区综合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棚改征迁、美丽乡村建设等一揽子惠民工程,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同时,鼓励引导直播带货、生鲜电商、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线上新型消费形式,不断为消费结构升级扩展广阔空间,吸引群众消费

21快讯1-6.xls

 

 

 

【责任编辑: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