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统计信息> 统计数据> 正文详情

旬阳经济快讯 2021.1-3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28 17:43 来源: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经济运行强势复苏 下行压力不可忽视

---旬阳县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企业恢复步伐加快,生产生活井然有序,一季度经济运行强势复苏,运行有序,但下行压力不可忽视

根据县(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一季度旬阳县生产总值为42.22亿元,同比增长12.1%,两年平均下降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02亿元,同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7.70亿元,同比增长5.5%,两年平均下降9.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50亿元,同比增长21.4%,两年平均增长3.1%。

一季度,全县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为24.88亿元,占GDP比重58.9%,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一、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生产总体稳定有序。一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1.48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21亿元,同比增长6.3%。春耕备耕工作有序进行,小麦长势平稳,蔬菜、瓜果生产稳定,蔬菜产量5.15万吨,增长0.6%;药材类产量3.56万吨,增长1.3%。畜牧养殖加速发展。一季度猪出栏10.97万头,同比增长20.3%;牛出栏4608头,同比增长12.3%;羊出栏2.17只,同比增长1.2%。肉类总产量10226吨,同比增长16.2%,其中,猪肉产量8555吨,同比增长18.8%。

(二)工业回升力度趋缓。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51.26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1-2月回落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10.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增速较1-2月回落3.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7.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8.4%,较上年同期回升41.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较上年同期回升2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5.9%,较上年同期回落12.2个百分点。

六大支柱产业“三增三降”。一季度,全县六大支柱产业产值38.34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74.8%,同比增长3.6%,低于全县规模工业产值增速2.7个百分点。水泥建材、矿产和烟草食品业分别增长38.2%、27.0%和1.8%;医药化工、装备制造和水电能源业分别下降76.7%、30.5%和30.1%。支柱产业的支撑作用有所弱化。

部分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食品类产品:焙烤松脆食品增长144.8%,饮料增长78.1%,熟肉制品增长83.8%和食醋增长62.9%;生产生活类产品:商品混凝土增长97.5%,涂料增长77.0%,硅酸盐水泥熟料增长60.5%,水泥增长125.8%。

(三)建设领域有喜有忧。投资降温,新入库项目缓慢。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4%,两年平均下降15.9%。尚无新入库投资项目。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2%。分其他领域看,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51.6%,文化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6%,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2.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1.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下降88.9%。

房地产投资成倍增长。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620.7%;商品房销售面积2.45万平方米、销售额1.18亿元,分别增长157.1%、57.0%。

建筑业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产值1.11亿元,同比增长27.5%。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2亿元,同比增长18.4%。

(四)消费复苏将向全面展开。全县随着疫情防控不断好转,在节假日活动、换季消费需求以及消费政策刺激等共同作用下,带动消费回暖并向全面展开。叠加低基数效应,商贸领域“批零住餐”全面实现大幅增长。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5亿元,同比增长47.8%,两年平均增长4.4%。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9.90亿元,同比增长61.1%,两年平均增长2.9%。

从经营地看,城镇消费恢复快于乡村。全县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9.95亿元,同比增长47.9%;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3.3亿元,同比增长47.2%。从消费类型看,全县餐饮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41.5%;商品零售19.85亿元,同比增长49.0%。

(五)服务业复苏势头强劲,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力量。一季度,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5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快于GDP增速9.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8%,首次超过二产,拉动经济增长8.7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重点服务业看,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63亿元,同比增长34.0%。传统性服务业在铁路、公路客货运周转量高速增长批发、零售销售额住宿、餐饮营业额大幅增长的带动下增势强劲。一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增长22.5%、51.7%和66.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挥“主引擎”作用,强势复苏。一季度,全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增长37.1%、23.5%、13.8%;房地产业发展稳定,实现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13.2%。

(六)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84元,同比增长13.9%,较上年增加756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15元,同比增长11.0%,较上年增加84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8元,增长17.3%,较上年增加672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87,较上年同期缩小0.1

(七)财政收支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6.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01亿元,同比增长20.0%。民生保障支出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县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18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5.0%,城乡社区事务增长110.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7.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7.9%。

(八)金融存贷同步增长。一季度,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0.55亿元,增长11.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02亿元,增长13.7%。各项贷款余额113.5亿元,增长11.1%。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79.81亿元,增长6.1%。存贷比53.9%。

(九)预期向好,先行指标持续走高。一是一季度全县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7%,较上年同期回升63.2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增值税同比增长20.7%,较上年同期回升61.3个百分点;三是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1.1%,较上年同期回升6个百分点;四是铁路、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32.8%、14.5%,较上年同期分别回升43.9、32.1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货运周转量增速创出历史新高。

总体上看,全县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依然稳固,一季度在去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强势反弹,预计半年后经济运行将会逐渐回归常态,下行压力依然不可忽视。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增长动力不足。一是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回落态势,对GDP的支撑作用逐渐减弱。二是一季度规上工业产值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企业共21家(不含退库留基企业),占全县规上工业的25.6%,21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下降幅度达50%以上,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5家企业产值与同期基本持平。从以上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受疫情和市场因素影响仍较大复苏依然较慢。三是工业经济增长点明显不足。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库企业82家,退库留基6家,新增企业6家,新增企业与退库留基企业个数持平。一季度,新增企业拉动规上企业产值增长6.0个百分点,而退库留基企业下拉规上工业产值14.3个百分点,新增企业无力回补退库留基企业,导致工业增长后劲乏力。

(二)投资后劲不足,仍需加力。从当前全县的发展阶段来看,要实现新时代奋力追赶超越,仍需要依靠投资强有力的带动。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6年的29.5%持续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负9.4%。近两年,全县基础设施投资高位回落、工业投资持续处于低位、民间投资持续下滑;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虽高速增长,但总量偏小,无法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同时,缺乏有质量的大项目支撑,招商引资落地难,可挖潜力不大,发展后劲不足。

(三)服务业存在不稳定因素。一季度,批发、零售销售额和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速、铁路、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在叠加去年低基数效应下,触底强劲反弹,涨幅较大,但步入半年后,经济运行逐渐回归常态,这些行业增速将也随之回归常态。

(四)民营经济增长乏力。一是民间投资持续下降。一季度全县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2.9%,低于全县投资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6.4%降低到63.9%。二是民营工业生产下滑。截至一季度全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71家,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数量的86.6%,一季度产值同比下降的21家,占全部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数量29.6%,其中下降幅度超30%的企业12家,占比16.9%;下降幅度超50%的企业9家,占比12.7%。

(五)收入增困难多多。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因素叠加影响,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增收困难。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一是职工工资薪酬难增长,特别是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增长缓慢;二是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多数人技能素质、文化层次不高,很难进入高层次产业,农民就业难度增加,增收困难重重;三是脱贫攻坚收官,政策性增收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三、建议

(一)要狠抓监测预警,充分发挥企业产能。全面监测重点区域、主要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保证其正常的经营环境和生产秩序,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主管部门要认真分析企业停产、半停产的原因,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挖掘企业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产能。

(二)要狠抓扩大有效投资,加大项目谋划推进力度“一把手”带头落实招大引强攻坚,着力提升重大招商项目落地率、投资完成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要不断强化重大项目和市、县重点项目的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加快预算资金下达,拓宽民营企业融资能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突出项目建设“生命线”地位,要抢抓政策机遇,用活、用足各项政策。一方面加大在建项目的推进力度,争取早日投产;另一方面要谋划一批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三)要狠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工业可持续发展。牢牢抓住科技创新不松劲,充分发挥制造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想方设法做大制造业盘子、扩大制造业投入、加强制造业要素保障,同时要密切关注制造业的申报纳统工作。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8.3%,只有制造业保持良好增势,才能推动工业生产稳步回升。

(四)要狠抓现代服务业培育提升,助推服务业上台阶。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卫生保障等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的突破,抓紧抓实现代服务业企业升规工作。

(五)要狠抓惠民富民安民,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全方位办实事开新局,千方百计促就业保民生,稳步增加城乡民收入,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扎实做好“菜篮子”“米袋子”工作,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21快讯1-3.xls

 

 

 

 

【责任编辑: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