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涛:养牛过上“牛”日子

作者:朱朝登 发布时间:2020-07-14 09:25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旬阳县白柳镇白桑园村村民周福涛依托扶贫好政策,发展养牛,在困境中闯出了新路,过上了“牛”日子。

见到周福涛时,他正在圈舍打扫卫生,虽然外面已是36度的高温,累得满头大汗,但他却干劲十足。现年44岁的周福涛,住在白桑园村二组,家有3口人。几年前,他的父母相继患病离世,欠下不少医药费,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在他的肩上。思来想去,他萌生了搞养牛的想法。

周福涛:“那时候,一头牛养一年可以卖个一万多块钱,当时就觉得如果有10头牛卖了就可以卖到10万块钱,那家庭(生活)条件就可以宽裕一些。”

说干就干,在镇村的帮扶下,他申请了5万元贴息贷款,从渭南买回来了8头待产母牛。可刚养了三个月,问题就来了。

周福涛:“当时就是把这个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喂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草料不够了。”

那段时间里,他每天早出晚归上山割草,但数量却远远不够,见到邻居家地里有上季的农作物秸秆,他上门许诺用牛粪来换草料,借此慢慢熬过了冬季,迎来了小牛出生的日子,但这更让他坐立不安。

周福涛:“没有一点技术经验,急的半夜都睡不着觉。”

驻村工作队在了解到情况后,及时联系了镇畜牧站技术人员前来帮忙,就这样8头小牛诞生了。这一来二去,反反复复出现的问题,让周福涛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周福涛:“把养牛这个事情想得太轻松太简单了,每天都要喂料、打扫圈舍,还要上山去割草,真的干的很累,有时候就会产生不想干了的想法。”

但生活还得继续,周福涛咬牙坚持,调整养殖思路、参加养殖培训、上网学习。最终他决定从养殖周期上做文章,走繁殖母牛的路子。在2017年的时候,他拿到了第一笔收入。

周福涛:“那是在17年8月份的时候,一次性出售了4头小牛,卖了2万多块钱,当时手里拿着那两万块钱,一下就觉得有信心了,觉得是有奔头的。”

于是,周福涛又继续了养牛之路。他从外地买回来了种牛,让牛群可以自行繁殖。到了2019年,他的养牛规模已经达到了27头,今年又出生了 10头小牛,出售了6头赚了6万元。面对这门产业,他越来越有信心。

周福涛:“干这个事情首先要能吃苦耐劳,然后是要有恒心,能坚持下去,其次还要认真学习科学的养殖技术,积累养殖经验。比如说我们养的这繁殖牛,因为它各个生长阶段都有不同的喂法,生小牛的要把它们放在一块喂,还有快要生的放在一块喂,还有没有怀上小牛的这些牛放在一块喂,因为它们的各个生长阶段不同,它们的喂法、它们需要的营养也不同。”

从最初的8头到现在的31头,从不懂技术到现在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从贫困户变成致富能人,周福涛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牛。关于产业的后续发展,他也有着自己的计划。

周福涛:“我想成立一个家庭农场,然后逐步把养殖这个规模扩大,然后用这个牛粪种植莲菜、种植西瓜,准备走养牛、种西瓜、莲菜这种绿色循环的路子。”

周福涛用敢闯敢干、能学善学的态度,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致富路。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