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李家台村:三产协同发展 壮大集体经济

作者:杨才明 李宝 发布时间:2020-05-15 09:37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城关镇李家台村位于旬阳县城以东3公里,紧邻县城区和汉江,316国道穿境而过,三国名将孟达墓和千年古刹灵崖寺坐落在此。2014年以来,李家台村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扶贫村、旬阳县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安康市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村、安康市美丽家园示范村。

全村土地总面积5123亩,其中,耕地2323亩,林地2800亩,以山地为主。下辖8个村民小组,388户12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417人。2016年前,该村集体没有任何经营收入,属于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

近年来,李家台村利用交通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在定点帮扶单位中核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之路。

盘活土地资源,

入股合作分红利

2018年初,该村率先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规范程序,成立了李家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针对本村大量零星土地资源闲置的实际,在充分征求集体成员意见的基础上,村集体把全村193户长期闲置的零星耕地753亩、林地132亩,统一流转到村集体。

在此基础上,引进3家农业企业投资2800余万元,将集体统一流转的土地入股到农业企业,主要用于该企业在本村建设牡丹园、樱桃园、桃园3个现代农业园区。采取保底收益+效益分红模式进行收益分配,其中耕地保底收益为360元/年/亩,林地保底收益80元/年/亩,效益分红根据企业当年经营情况逐年上升。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土地入股总收益的80%归农户,20%土地入股收益归村集体的方式进行分配。

2018年以来,村集体土地入股企业年获得分红收入为27.11万元,农户年分红收入22.59万元,集体年积累4.52万元。同时,110名村民到土地入股的园区就近务工,在享有土地入股红利的同时,又获得了稳定的务工收入。

领办农业园区,

强化一产建基地

按照“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合作社+X”的模式,村集体出资成立了李家台旬核乡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李家台旬核红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中核集团牵头,整合中核工程、苏陕协作和农业产业建设等项资金612万元,建设李家台旬核乡振生态农业产业园。

产业园2019年11月3日开工, 2020年2月18日投入使用,占地面积60亩,共有1个连体温室棚和44个标准化大棚。该产业园以辣椒育苗为主营业务,同时发展瓜果蔬菜和乡村旅游业,年产业园经营预期收益将达到100万元以上。

今年春季,已培育优质辣椒苗1300万株,仅此一项集体经济可获净收益60万元以上,该园区已成为旬阳县6000亩辣椒育苗基地、农村集体经济实培基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示范园区。

建设光伏电站,

培植二产稳增收

由村集体牵头领办,成立旬阳县康路新能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内闲置土地上建设了140K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2019年,新能源合作社实现光伏发电收益10万元,其中70%收益进入合作社用于村公益岗支出,30%用于贫困户分红。

同时,在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小区,新建了一个420平方米的社区扶贫工厂,带动60余名贫困户在李家台安置小区社区工厂就业。

发展乡村旅游,

培育三产创特色

各方筹集资金,先后在本村建成了三国文化园、乡村运动公园、赏花踏青园、林果采摘园等核心文旅项目。

2019年5月2日,该村举办了首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先后开展了桃树认领、桃花观赏、抖音大赛、乡村越野跑、乡村音乐节等系列活动,旅游节当天,共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5万人,村民餐饮和土特产销售额超过30万元,村集体获得旅游纯收入5万元。旅游节后的周末和暑期,每天到李家台村的旅游人数约500人。

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AAA旅游景区,李家台村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已初步形成。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