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关于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建议
题 目: |
关于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建议 |
发布日期: |
2015-06-29 |
类 别: |
人大建议案 |
所属代表团: |
甘溪代表团 |
领协代表: |
华小丽 |
关于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的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安全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关系着社会稳定,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基层的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杜绝食品安全,就应该从源头抓起,目前,使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不容忽视,高毒农药,禁用化肥,限用激素在种植环节屡禁不止。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县检测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一是配齐检测设备,二是配齐专业人员,虽然各镇都有速检设备,但是发挥的作用不大,关键是没有专业的人员,同时只能检测一小部分项目,很多东西无法检测。比如豆芽要到省上才能检测,豆腐要送市上才能检测,这就给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如果在本县的话,就可以随时抽查,随时检验,提升监管力度。
二、针对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健全绿色有机食品地方标准,完善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操作技术规程,加强标准化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标准化技术到位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把原材料基地与龙头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利益关系,形成“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企业+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一批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基地和农户紧密连接的农业综合体,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企双赢。
三、建立农产品准出准入制度,深入开展高毒高残留农药专项治理、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专项整治等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为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回复结果:
近年来,我县从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目前,县农产品检测中心办公用房、场地等基础设施基本到位,检测仪器正在采购中,县检测中心设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1人。全县21个镇挂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镇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共75人,全县聘请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307人,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基本形成。
工作推进中,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
一是加快检测中心建设。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五有”标准(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条件、有经费)高标准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县检测中心各项设施装备到位后,重点承担所辖区域范围内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方面的农产品农药残留定量定性检测,指导农产品安全生产。县农业部门正着手建立以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运行机制。县政府每年预算50万元财政资金,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专项经费,保障监管工作正常运转。
二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按照规模、特色、安全、生态的要求,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扩张生产规模,把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针对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组织编撰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在各个生产环节科学使用技术操作规程,通过讲解、培训、现场指导等途径让生产主体将技术要求变为实际应用,提高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基本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规范生产档案,推行“三品一标”认证,建设农产品品牌,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是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格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指导县级以上农业园区和重点镇建立农药残留检测室,全县各镇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协)管员,加大对各生产主体上市销售的所有农产品实施安全检测和产地准出监督,协同进行追根溯源。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顿,定期开展高毒高残留农药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的行为,坚决打击假劣农资制售源头。实行高毒(禁限用)农药定点销售,加大农药经营监管力度,加强农产品种植全过程监管。切实抓好农产品储运环节监管整治,强力推进对保鲜剂、防腐剂和添加剂等使用管理和登记,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