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省减灾协会关于2005年度陕西省自然灾害趋势综合预测意见的通知

名称: 转发省减灾协会关于2005年度陕西省自然灾害趋势综合预测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 CD-xzfzfbgs-xzfwj-zfwj-2013-0048 公开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05年07月05日 文号:
公开目录: 政府办文件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信息时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05-07-05 08:56

通博游戏 办公室
转发省减灾协会关于2005年度陕西省
自然灾害趋势综合预测意见的通知

旬政办发〔2005〕6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现将《省减灾协会关于2005年度陕西省自然灾害趋势综合预测意见》转发给你们,请予参考,并结合实际认真做好今年的防灾减灾工作。

 二○○五年五月十二日

省减灾协会关于2005年度陕西省自然灾害趋势综合预测意见

  一、2005年自然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各自然灾害预测综合分析认为:2005年我省为中等灾害年,预测2005年主要灾害为区域性干旱和局地暴雨引发的洪涝、滑坡等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60—70亿元。
  (一)降雨及干旱预测
  2005年汛期渭北东部、关中东部、陕南东部降雨偏少。省内其余地区与历年持平或略偏多。春季第一场透墒雨开始日期较常年偏晚,预计出观在4月中旬一下旬;初夏汛雨接近常年出现日期,预计六月下旬后期至七月上旬为关中、陕南汛雨多雨时段;盛夏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关中、陕南有轻伏旱;九月前半月关中、陕南有弱秋霖,秋霖出现日期较常年略偏早。
  (二)洪涝灾害预测
  2005年我省主要江河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黄河龙门、潼关站偏枯2—3成;渭河林家村、魏家堡站偏枯4—6成,咸阳、华县站偏枯2—4成;泾河张家山站偏枯3—5成;洛河状头站偏枯1—4成:汉江武侯镇、洋县站偏枯2—4成,安康入库偏枯1—3成;嘉陵江略阳站偏枯3-4成。
  (三)农作物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预计发生4000万亩次,其中小麦条锈病在陕南、关中等偏重发生,小麦白粉病在秦岭北麓常发区、关中东部灌区、商洛沿丹江低湿地中等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在陕南及关中沿渭河川道中等偏轻发生,小麦叶锈病在关中东部和渭北部分区域中等至偏重发生,蚜虫苗蚜中等偏轻发生,穗蚜中等偏重发生,红蜘蛛在渭北及陕南山旱地偏重发生,吸浆虫轻发生,地下害虫中等发生。
  油菜病虫害预计发生255万亩次,其中菌核病在陕南中等偏轻发生,蚜虫中等偏轻发生,黑缝叶甲在渭北中等发生,蓝跳甲在渭北中等偏轻发生。
  苹果树腐烂病中等发生,在老果园、管理粗放果园中等偏重发生。苹果早期落叶病中等偏重发生,桃小食心虫中等偏轻生,山楂叶螨中等偏重发生,金纹细蛾一、二代中等偏轻发生、三、四代中等发生,苹果介壳虫在渭南及咸阳北部果区中等偏重发生,在其它果区中等偏轻发生。玉米病虫、棉花病虫和夏蝗中等发生。
  (四)地震灾害
  2005年度陕西地震活动水平会有所增强,但发生强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五)地质灾害
  商洛市的南部及中部地区、安康市的东南部和宁陕县西北部地区及汉阴、石泉中部地区、汉中市的略阳、宁强、留坝、镇巴和佛坪东南部地区及勉县、南郑、城固交界山区、宝鸡市的凤县、太白地区、渭南市的南部山区预计可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特别是秦巴山区中西部应引起高度重视;宝鸡市渭河北岸黄土塬边缘地带、咸阳市的泾河南岸黄土塬边地带、西安市长安、蓝田、临潼黄土台塬区、渭南市白水-韩城采煤区将零星发生黄土滑坡、崩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陕北榆林市神木一府谷采煤区、榆林市东南部黄土梁峁沟壑区,延安市北部及洛川、黄陵地区,铜川市采煤区,咸阳市彬县、长武山区预计煤矿采空区塌陷将呈上升趋势,黄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及人工高切边坡的垮塌事故将时有发生;宝鸡、延安、榆林市区和铜川市王益区,略阳、镇巴、紫阳、镇坪、岚皋、白河、宁陕、旬阳、淳化、黄陵、子长、延川、神木、横山县等县城区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六)森林灾害
  2005年预计我省森林火险属中等偏重年份,2—3级居多;关中、陕南3—4月份,陕北3—5月份可能出现几个4—5级的高火险时段。在高火险时段,黄桥林区和各地100多块万亩以上人工(包括飞播造林)针叶纯林存在发生重大甚至特大森林火灾的危险性。近5年营造的4800多万亩幼林和新造林地可能出现局部林火频发态势。 预计全年森林火灾次数可能在100次左右;受害森林面积所占比例在0.2‰左右。
  预计2005年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增加。属偏高发生年份。预测全省病虫害发生面积510—540万亩。
  二、减灾对策和建议
  (一)关中和陕南地区汛期应重点抓好防汛抗洪,特别是“一江两河”、三门峡库区等地区要落实防洪预案,备足抢险物资,组织好防抢专业队伍。同时要加强重点,加强秦巴山区、重点山地灾害易发区的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做好预警和防御工作。
  (二)陕北、关中地区特别是关中东部,要树立长期抗旱准备,提早做好抗伏旱的准备。
  (三)秦巴山区各市、县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山洪、地质灾害的临灾应急预案。
  (四)建议民政和防汛部门牵头,建立全省各种灾害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服务系统,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服务。
  (五)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洪水、地质、森林火灾预报、预警,加大防灾减灾及各种灾害科普宣传力度。
  (六)气象、水文、地质环境观测等有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密切注意天气气候和雨水情变化,为各级政府部门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最新信息和预测结论,提高我省防御突发性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