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就业扶贫的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加强协调配合,同时、同向、同步、同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村(社区)支部书记要切实负起就业扶贫工作第一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工作力量,全面履职尽责。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每村追加一万元经费作为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考核。
健全完善贫困劳动力台账,核实转移就业情况。要求各村(社区)聚焦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按照有劳贫困户每户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要求,核准每个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基本信息,对于未就业的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其就业,力争转移就业达到目标任务的100%。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帮扶台账,主要内容包括“一库五册”。“一库”是指农村贫困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到户到人);“五册”是指各村登记造册的贫困劳动力名册(到户到人)、转移就业人员名册、技能培训人员名册、自主创业人员名册、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名册。同时严格落实就业扶贫实名制月报表制度,上报转移就业信息务必认真核实,动态管理并留存归档。
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培训实效。各村(社区)要紧紧围绕有劳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实现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的目标开展工作,尤其聚焦已脱贫缺技术未培训贫困劳动力和未脱贫未培训贫困劳动力,精准摸排,积极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务必8月底前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同时,规范建立技能培训档案资料。
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要求各村(社区)围绕缺技术未培训的、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优先安排免费创业培训,确保组织每期参加创业培训贫困劳动力参训率达50%以上。同时,积极宣传贫困劳动力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
加强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管理。脱贫攻坚期间,扶贫部门认定的贫困村特别设立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就业。主要用于农村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看护、乡村道路维护、保洁绿化、农村互助幸福院管理等公共服务岗位。涉及的贫困村规范选聘程序、规范管理,规范日常考勤考核工作,严禁脱岗、虚报冒领顶岗、“吃空饷”等行为,坚持动态监管。
抓实做亮村劳务扶贫服务公司工作。各村(社区)高度重视,全力抓好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规范运营建设,详细掌握辖区内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情况,通过劳务公司微信群动态掌握贫困劳动力务工情况,及时收集用工企业招工岗位信息,及时做好对接,确保有劳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同时,积极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务合作框架协议书、就业需求岗位推荐书、劳务派遣回执单等,规范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台账并积极收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交通费补贴申报资料。
严抓参保全覆盖。 全面摸清贫困家庭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建立台账,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加大“陕西养老”APP的推广应用,通过手机、E终端等便利缴费方式,确保参保缴费率达100%。做好使用手机APP开展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通过宣传引导,增强待遇领取人员及其家属主动使用手机APP认证的意识,每年度自觉进行资格认证,确保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率在8月底前达100%。
强化就业扶贫档案管理。严格按照要求,认真规范村、户就业扶贫档案资料,按照村级就业创业扶贫档案整理资料清单和户就业创业扶贫帮扶措施佐证资料清单,将村就业扶贫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存放。
严格落实督查考核。各村(社区)严格执行镇党委、政府目标任务考核规定,以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自主创业、特设公益性岗位管理、村劳务扶贫公司运营为核心指标,各村(社区)要按任务、时间地点同步推进。对未完成任务的,将按比例扣减镇对村年度考核分值,并点名通报。
- 上一篇:“支部+X+贫困户”模式助力石门镇“涅槃重生”[ 06-12 ]
- 下一篇:县民政局精准指导助推脱贫攻坚[ 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