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X+贫困户”模式助力石门镇“涅槃重生”

作者:刘其婷 发布时间:2019-06-12 09:26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小农经济、靠天吃饭”一直是石门镇的真实写照,受地理位置的影响,该镇的经济发展也受到限制,因此贫困户发生率也相对较高,旬阳县仅有的7个深度贫困村中有两个就在石门镇辖区。近年来,该镇抢抓机遇,巧用“支部+X+贫困户”模式,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支部+产业合作社+贫困户,抱团发展。“往年群众发展产业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收入不高甚至是赔钱。我们村的土地土质肥沃松软,排水性能好,适宜黄花生长,现在我们选择了黄花作为我们村的主打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我们村今年共建成了百亩黄花示范点,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有保障。”薛家庄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对这种抱团取暖式的发展模式很是满意。

通过土地流转,由村党支部牵头,以合作社为载体抱团发展的不单单是薛家庄村,木瓜村发展的中药材、王家坪村发展的稻田养鱼、付家庄村发展的烤烟......都是通过“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适合本村的产业,一项项产业在石门镇田间地头蓬勃发展,一户户群众通过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一张张笑脸映入眼帘......

近年来,石门镇各村党支部根据本村的实际,选择一到两项适合本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动员所有有条件发展的农户均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在村党支部的统一引领下,合作社充分发挥职能,一改往年各自为战的混乱发展局面。

支部+能人+贫困户,精准帮扶。走进石门镇楼房河村,随处可见勤劳采蜜的蜜蜂,一打听才知道该村群众在今年开启了一项甜蜜的事业---养蜂。

“原本我还担心,现在养蜂的人多了,我们这里交通条件又不好,我自己又没有渠道销售,邓老板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说起这个养蜂产业,二组的许必胜信心十足,他口中的邓老板是石门镇鑫源生态产业园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法人邓维鹏,也是楼房河村党支部培养的能人。

别看他是一个不到30岁的小伙,通过他的电商平台带动了20户的群众。在他的带动下楼房河村的各项特色产业发展的更快、更好了,免去了销售顾虑的詹永强将自己的养殖规模扩大了,同时野生竹笋、野生山木耳、土豆干等各种特产也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了全国各地,群众的收入也逐渐得到提高。

支部+物业管理+贫困户,就业保障。在石门镇谌家院社区有一个特殊的管理所-----石门镇谌家院社区物业管理所。该物业管理所的绿化管理和整修工程中一律安排贫困户、弱能户、边缘户参与劳务,解决就业,提高经济收入。

“我这年纪大了,外出务工不现实,但是我觉得自己还能算是半个劳力,还可以继续奋斗,能在家门口就业,收入还有保障,我当然愿意。”入户询问意愿时,一组的廖宗青十分愿意接受这份工作。

通过支部引领,物业管理所带动,不仅是该村的12户弱能户增收有了渠道,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贫困户的就业。据悉,物业管理所共带动弱能户12户、贫困户7户,通过环卫绿化工解决就业10人,集体油用牡丹除草工解决就业14户。

“现在是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石门镇也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支部+X+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可以说是我们石门镇脱贫的法宝,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好基础。”石门镇党委书记向明说。据悉,该镇利用“支部+X+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达到“两业”全覆盖。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