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河镇平河村有一位残疾农民王济宏,靠勤劳的双手奋斗在脱贫的路上,用小豆腐闯出了新天地。
中午12点,加工室的温度已经超过了三十度,王济宏和妻子已经在狭小的空间里准备做当天第二批豆腐了,几大缸煮沸的豆浆放在这里沉淀,王济宏满头大汗的忙着将豆腐花儿一勺一勺的舀起来压住沥水,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辛勤劳作,他的衣服已经湿透了。
“前几年在外面腿受伤了,遭遇了点变故。日子过得大家看着都心酸。现在办了个豆腐加工厂。这娃蛮勤快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在村里,提到王济宏这个小伙儿,大伙儿都对他赞不绝口。
七年前,为多赚钱,王济宏远赴内蒙古一家金矿厂打工,不幸被滑落的山石砸断右腿,伤势严重,医生建议截肢,对于才刚满29岁的他,无疑是晴天霹雳。
“那个时候想到我是家里面的顶梁柱。父母年纪都大了。我一旦截肢,这个家就没有希望了。所以我坚持没有让截肢。哪怕保留一个残疾的腿也好。”王济宏说道。
经过恢复治疗,王济宏才勉强能做些不费体力的零工,维持基本生活。祸不单行,2016年王济宏的父亲因患冠心病住院治疗,这让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负债20多万元。负伤之后的王济宏已经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打零工那点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改变这个家庭艰难的处境,20多万元的外债压得他喘不过气。王济宏就萌生出开办豆制品加工厂的想法,因父亲生病和缺少资金一直搁置。
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王济宏办了个5万块钱的创业贷款,加上自己想办法借了一点钱,才办起了现在这个豆腐厂。
顾客多不多,关键看东西好不好。王济宏深知这个道理,认真对待生产,真诚对待顾客,保持新鲜,周到服务,生意慢慢红火了起来,旺季的时候,王济宏还聘用了村内的贫困劳动力在厂里务工。创业之后,王济宏一家的生活有了好转,他还搬进了平河村移民安置点的新家。原本高筑的债台渐渐变小,小车间的梦想在慢慢变大。
王济宏告诉记者,下一步他打算把豆腐加工厂的规模扩大,慢慢的把它做成产业化,让更多的人到他那儿务工,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
- 上一篇:甘溪战区:凝心聚力决胜脱贫攻坚[ 04-09 ]
- 下一篇:旬阳县人社局全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0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