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红军镇,绿漫山野,流水淙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伴随着明媚春光,穿行在这片蕴育希望的红土地上,处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日光照射下大棚褶褶生辉、连片的油用牡丹繁花似锦、养殖场内畜禽嬉戏……红军人民正用勤劳的双手绘织出一幅幅美丽的“致富图”。
引进陕西金州实业有限公司投资500余万元改造庙湾老茶园1500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实现了“三变”融合。
投资421万元建成丰泽源现代农业示范园:扩建厂房4200平方米,饲养山羊1200只,林下养鸡11000羽,中华蜂养殖100箱,种植牧草110亩,朝天椒育苗10亩。
中湾村成立守宝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互助资金、阳光增收项目补贴资金、土地流转等形式将159户贫困户纳进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木耳产业,建立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的“利益共同体”。
“没有产业带动,脱贫难以实现。而做大做强合作社、培育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产业发展、推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最佳载体。”红军战区责任副指挥长向甲锋告诉笔者,“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双订单(收购订单和认购订单)’的方式,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与此同时,村民还可以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年底实现配股分红,群众在享受保底分红的同时,还可有务工收益和种植收益,实现了股份相聚、产业相融、农户联心,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厚植潜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红军战区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神兵利器”,紧紧围绕“1235”产业发展战略,抓实产业扶贫“一案四册”(产业扶贫方案、短效产业花名册、产业帮带协议、培训花名册、产业扶持花名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亮品牌,推进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同时,加快培育壮大扶贫中长产业,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确保贫困户在产业链中获得稳定收益。
- 上一篇:仙河镇:人大持续发力,助推脱贫攻坚[ 04-22 ]
- 下一篇:甘溪战区:乘“蜂”破贫,致富路上沁心甜[ 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