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六十三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2-27 14:19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9年第15期(总第三百六十三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9年2月26日

 

导 读

县脱办召开春季攻势宣传动员抓落实会议

旬阳:安居乐业 何必远方

麻坪战区:干群齐心忙春耕

 

县脱办召开春季攻势宣传动员抓落实会议

2月26日,县脱办召开春季攻势宣传动员抓落实会议。

会议分别就当前扶贫扶志、就业创业、产业脱贫等各领域宣传重点逐一点题目、找角度、理思路、抓落实,进一步鼓舞士气、昂扬斗志、营造扑面而来浓厚的脱贫摘帽氛围,传递信息、反映成效,真实生动地讲好全县脱贫攻坚故事。

会议要求,高度重视,加大力度,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信息宣传报送工作是省市对县,县对镇、对部门的考核重点,各专项指挥部要充分认识信息宣传报送的重要性,看清脱贫攻坚宣传新形势,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力量投入,聚合各方优势,尽己所能的持续推进信息宣传报送工作。理清思路,明确重点,主攻外宣。各专项指挥部围绕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梳理提炼选题,提早谋划,主动作为,密切与省市媒体联系,多平台、多角度挖掘报道全县脱贫攻坚成效及特色亮点工作、先进典型及人物事迹等,为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赢得主动。按照节点,细化任务,如期完成。各专项指挥部对交办任务落实专人负责,统筹安排,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对照考核范围,聚焦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高质量如期完成各项报送工作。

同时,县脱贫办将进一步加强考核力度,建立信息报送台账,每季度对各专项指挥部的落实完成情况进行通报,确保信息宣传报送工作取得实效。

各专项扶贫指挥部宣传骨干代表参加会议。(李宏飞)

 

旬阳:安居乐业 何必远方

旬阳县借助苏陕协作机遇,大力兴办以毛绒玩具产业为主的新社区工厂,吸纳劳动力就近就业,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和返乡人群在家门口实现安居乐业梦想。

春节刚过,毛绒玩具厂工人柳选碧就回到工作岗位,操作机器,穿针引线,送布走位,游刃有余。这位从贵州毕节嫁过来的女子,去年还是吕河镇险滩村一位农民。

柳选碧家里6口人,两个老人,还有两个娃上学。为了照顾一家老小,柳选碧选择留在家里。几个月前,她们家搬到了集镇附近的汉水佳苑小区,还享受到5万元避灾生态移民补助资金,更令她欣喜的是,楼下的新社区工厂轻松解决了她的就业问题。工厂实行人性化管理,让她这样的员工有足够的时间接送孩子,只要手脚勤快,都能获得不错的收入。

柳选碧告诉记者,以前在外面打工,每年都要坐车往外面跑,过年要赶回来陪孩子,坐车得几天几夜,所以现在能在家门口上班特别高兴。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镇社区,汉水佳苑这样的跨区域移民安置小区被称为新社区,为了解决新社区居民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新社区工厂应运而生。

中午时分,位于城关镇四海逸家移民安置小区的陕西康之宁玩具礼品有限公司里,胡昌花正和工友们享用午餐、短暂休息。因为有在广东一家玩具厂的从业经历,她现在已经是一名组长,管理着10多位员工,她现在的只要工作就是看货的质量和教新员工。

这家以出口为主的文创企业,现有员工200多人,去年开业仅半年销售收入达600万元。一大批新社区居民和附近群众在这里稳定就业,实现价值。

陕西康之宁玩具礼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发明说,今年他们要在白柳、棕溪、仙河镇再开三个加工点,力争今年的产值达到6000万元,自营的外贸出口300万美金。

目前,旬阳县投产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15家,配备缝纫机、绣花机、激光切割机等各类生产加工设备933台,累计吸纳劳动力就业885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82人。

“新社区工厂的建设带动了当地的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的就业,同时,也围绕着为员工增加福利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旬阳县副县长赵明说,“新的一年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引进更多的社区工厂,让老百姓能在家致富,能加快脱贫。”(周亭松)

 

麻坪战区:干群齐心忙春耕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春节过后,麻坪战区到处呈现出一派热闹繁忙景象:翻地整地、育苗播种、起垄覆膜、剪枝刷白、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进村入户帮扶……处处春潮涌动。

近年来,麻坪战区立足镇情实际,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始终将产业兴旺作为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脱贫的重要抓手,充分调动农户发展积极性,坚定“2+3+X”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引导、指导农户利用好自然资源、土地条件及生态优势,聚力发展拐枣、油用牡丹两大长线产业,壮大烟草、蚕桑、畜牧三大短线产业,培育魔芋、茶叶、花椒、辣椒、黄花菜、中药材等多种优势特色产业,实现长效产业全覆盖、短效产业当年有收益、特色产业有亮点及品牌,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着力将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保障农户持续稳步增收。

为抓好春耕生产,连日来,麻坪战区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以联村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为主力,走村入户,详细了解群众春耕生产物资储备情况和产业发展意愿,宣传惠民政策、传递致富及就业信息,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为春耕备耕助力。并联合上级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解答、田间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向农户传授田间管理、科学种养植等技术,将最新惠民政策、最实用的生产技术、最准确的农情及致富信息及时送到农户手中。

丝铺村茶场负责人王志忠说道:“我目前发展茶园400余亩,新栽200余亩,老茶园改造200亩,今年打算以补苗管护为主,帮扶技术队员们经常上门来给我提供技术指导。”王志忠的茶场发展刚刚起步,生产旺季可解决劳动就业50余人,带动附近60余户农户发展茶园近200亩,极大的帮助了村民增收。

截至目前,全镇组织各类培训12场次,参加培训12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管护桑园1000余亩,核桃病虫害防治800余亩,育烟苗400余床,深翻整地5000余亩,新发展魔芋300亩,为今年产业发展及贫困户增收脱贫谋好局、开好篇。(曾文静)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