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13期(总第三百六十一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9年2月12日
导 读
※陈红星在白桑园村督导时强调:紧扣脱贫时限标准,全面决胜整县摘帽
※ 我县“十项举措”鼓励激励驻村工作队
※ 薛亚利:老当益壮 扶贫劲头
陈红星在白桑园村督导时强调:紧扣脱贫时限标准,全面决胜整县摘帽
2月12日,县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总指挥、白柳战区指挥长陈红星在白桑园村督导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县、镇、村各级要迅速收心归位,以饱满激情和决战之势,坚决打好整县脱贫摘帽决胜仗。
在白桑园村,陈红星详细了解了该村脱贫工作进展情况,与镇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包帮单位和有关专项指挥部座谈交流,对照整县脱贫摘帽和“577”标准,进行了全面“回头看”,逐项研判指标,对重点工作进行了现场研究和交办。
陈红星强调,今年是旬阳县实现高质量整县脱贫摘帽的决胜年,全县上下要按照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全县脱贫摘帽决战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紧扣脱贫标准和时间节点,聚焦“七个必须”要求,以决战决胜的态势,统筹抓好产业就业、安全住房、公共基础设施、政策兑现、兜底保障、扶贫扶志等工作,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确保如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特别是当前要迅速组织力量抓好“十项重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要切实发挥作用,吃透脱贫政策,摸准本村实际情况,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确保群众稳定脱贫、长期受益。各镇要统筹抓好全镇的脱贫工作,严格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关心支持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定期组织观摩交流和比武竞技,提升整体工作合力。各专项指挥部、各帮扶单位要在项目、资金、信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工作实效。(强朝辉)
我县“十项举措”鼓励激励驻村工作队
2019 年是全县脱贫摘帽决胜之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支持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要求,营造各级真正关心关爱脱贫攻坚一线驻村工作队的氛围,我县出台《关于在全县脱贫摘帽中进一步加大干部鼓励激励的意见》鼓励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聚力用劲,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确保如期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举措一:“入一线送温暖”。走访慰问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活动。战区指挥长采取走访慰问驻村工作队,将走访慰问活动与督促工作、解决问题、收集意见统筹结合,理清工作思路,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举措二:在脱贫摘帽期间,全县新提拔干部原则上从脱贫攻坚一线选拔任用。
举措三:对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和队员,符合条件的直接纳入后备干部管理,职称评聘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举措四:县财政在落实贫困村第一书记每人每年1万元、驻村扶贫工作队每队每年1万元工作经费的基础上,再为每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下拨1万元专项用于保障伙食。
举措五:严格落实生活补贴、差旅费、通讯费等保障。要求各派出单位对驻村干部的各项保障待遇驻村期间在本单位各项待遇不变。派出单位参照差旅伙食补助标准给予补助,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员的通信补贴等。
举措六:要求派出单位每年必须给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和队员体检1次,购买保额不低于4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举措七: 镇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必须全力为驻村工作队提供各项保障。为驻村干部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做到有固定的食宿场所、有床、有被褥、有灶具、有炊事员、有取暖降温设施和其他生活必需用品。
举措八:建立帮扶救助和意外伤害保障机制。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和特殊疾病的干部,给予帮扶救助,对因公牺牲的做好亲属优抚工作,建立长期帮扶慰问制度并明确专人负责落实。
举措九:全县如期顺利脱贫摘帽后,县委将评选表彰一批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嘉奖和记功。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符合条件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
举措十:旗帜鲜明地培树典型,大力宣传驻村工作队的先进典型,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跟着学、照着做、比着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浓厚氛围。(县党建扶贫指挥部)
薛亚利:老当益壮 扶贫劲头
1月22日下午,薛亚利又来到贫困户来显平家走访,院子门口4头小牛正在吃草。听来显平说上午才杀了一头猪,卖了一半留了一半,收入800元。薛亚利嘱咐他把牛看好,过年注意安全。
2015年12月4日,52岁的薛亚利从旬阳县“双创办”来到吕河镇秦家塔村任第一书记。一晃4年过去了,薛亚利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制定了秦家塔村产业脱贫规划,引资金、上项目、调结构,一心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目前,秦家塔村水产养殖收益稳定,成为旬阳县最大的渔业村;村容村貌整洁,水泥路直通农家,2016年至2018年共有81户贫困户296人脱贫。
地处秦巴山区的秦家塔村,过去基础设施滞后,缺乏支柱产业,2015年统计有135户462名贫困人口,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
秦家塔村有坝河流经,由于下游建有水库,村子沿河有5公里的水面。过去有村民零星在河里养鱼不成规模,没有啥收益。薛亚利了解情况后,引导全体村民成立合作社发展渔业。合作社收益的20%用于后续发展,80%分给所有股民;仅用了5天时间,入股村民达到226户。
2016年3月16日,旬阳县桂花香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2017年4月24日,合作社第一次卖出20吨鱼收入了15万元,每股分红300元。同年8月12日,合作社第二次卖出45吨鱼收入34万元,每股分红700元。不到一年半时间,股民通过两次分红全部收回了股本。2018年12月15日,合作社第三次分红每股300元。2018年年底合作社股东增加到276户,总股本达到623股。
合作社规模经营产生的巨大收益,极大提高了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威望,也带动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2016年秋季,秦家塔村建核桃园800亩;2018年秋季新建拐枣园500亩,同时还发展魔芋、烤烟等种植业。
通水修路是群众多年的期盼。薛亚利争取安全饮水项目资金40万元,让全村342户群众不用出一分钱吃上了安全水。2017年,薛亚利多方联系赞助单位,给群众修路。目前,全村已修建水泥到户路42条9公里,到户路实现了全覆盖。
家住秦家塔村一组的来显平是村上最穷的一户,住3间土木结构危房。薛亚利多次上门动员他修建新房,都被拒绝。但经过薛亚利的不懈努力和大伙帮助,2016年来显平家的3间砖瓦房修起来了。
谈起2019年的脱贫工作,薛亚利异常兴奋,他说:“村上流转了50亩地,利用山上的刺玫瑰枝条种植观赏玫瑰。观赏玫瑰现在市场价一株80元,到秋天就可以出售。2018年12月刚办起一个酿酒坊,用小麦、玉米、甘蔗、拐枣酿制的4种酒供不应求,最近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春节后,将利用现有水面和渔业资源发展农家乐,吸引周边游客来村里游玩、垂钓、购买山货,增加村民收入。”(李兆娟)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六十期)[ 02-01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六十二期)[ 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