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四十八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29 16:19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8年第123期(第三百四十八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12月27日

 

导 读

我县召开脱贫攻坚当前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

我县7个深度贫困村光伏发电项目本月底将并网发电

蜀河战区:扶志扶智托起脱贫致富梦

 

我县召开脱贫攻坚当前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

12月26日,我县召开脱贫攻坚当前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县委副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责任副指挥王武臣,副县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责任副指挥任加兵出席会议。

会议通报了省级交叉考核工作情况,安排部署问题整改和当前脱贫攻坚重点工作。

会议要求,要认真研判反馈问题,对照问题,加快整改。要围绕“57”标准,对标补缺,补短板,强弱项,完善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要统筹兼顾,在完成当前工作的同时,抓紧谋划启动2019年全县脱贫攻坚“摘帽”工作。(强朝辉 )

 

我县7个深度贫困村光伏发电项目本月底将并网发电

我县抢抓苏陕协作机遇,在全县7个深度贫困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本月底将并网发电。

在关口镇大庙村500kw光伏电站建设现场,工人师傅正在进行太阳能电池板直流电线安装作业,再有一天时间这个电站将全部竣工。

自今年11月电站建设开始,村主任韩学和每天都会来施工现场看看,他告诉记者,电站投入使用后,每年能给村里带来40多万元的收入,对他们深度贫困村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事。

韩学和说道:“这么大的项目落到咱们村上,一个要保护好维护好,将来要专门请有能力的人进行管理,不要有人破坏,还要把资金分配好,让贫困户户都受益。”

在蜀河镇龙潭村,250kw光伏发电站已经建设完成,正在做并网前最后一次设备检查。负责光伏发电项目管理的徐恒文介绍说,除了大庙村、龙潭村,石门镇木瓜村、金寨镇珍珠村等其余5个村的光伏发电站也都基本完工,12月31日前可全部并网发电,建成以后预计年发电量220万度电,按8毛5一度计算,预计(年)收入189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今年以来,为了有效破解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难题,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旬阳县抢抓苏陕协作机遇,在全县7个深度贫困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项目建设总规模1.98兆瓦,估算投资1386万元,电站预计使用寿命25年,可惠及贫困户935户2576人。(强朝辉 )

 

蜀河战区:扶志扶智托起脱贫致富梦

“村上能把我树为自强标兵,我就要像个典型的样子,带头搞好产业发展,还要带动其他贫困户发展产业”这是蜀河镇施家沟村二组村民王怀印在被推荐为“自强标兵”时自豪的发言。但仅仅是两年前,他还是因家庭收入低,缺少发展动力而被纳入贫困户中的一员。

思想保守,不敢打拼,全家就靠他断断续续的打点零工维持生计。但他觉得日子能过得去,稳稳当当就行。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能挣钱的技术。因而看不到致富的希望,这让他更不敢轻易去尝试其他挣钱的路子。

面对这种情况,镇村干部在落实脱贫政策时,决定从“解放思想”开始,通过扶志活动帮助他自己生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镇村干部不一是厌其烦的上门讲政策、讲现实情况,讲脱贫攻坚的大趋势,让他心中燃起希望。二则依托道德评议,通过红黑榜的晾晒,看榜样,观后进。在因不愿勤劳致富的对比中脸红发汗,让他明白脱贫致富的紧迫性,同时从其他脱贫户身上看到致富的可能性。

找不到发展的路子。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如何突破这一难题?镇村干部在与王怀印的对接中,立足“因人制宜”。从他自身意愿出发。为他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主副产业搭配,长短效产业结合。以原有烟草产业为依托,继续扩大栽种面积。并引导他购买了农用三轮车,既用于发展烟草,又能在平时顺带搞起运输。同时,发展了长效产业拐枣10亩,油牡丹3亩。村上积极组织王怀参加种植业技能培训,帮助他实现技术种植,科学管护。

如今,王怀印一家年收入达7万多元。并且计划明年还计划扩大烤烟种植面积到70亩。通过易地搬迁政策的扶持,也已经喜迁新居。他自己逢人就按捺要表达自己的喜悦:“现在真是好,只要自己勤快,这日子保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越来越有奔头。”(罗巍)

【责任编辑:段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