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四十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23 15:31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8年第115期(总第三百四十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11月22日

 

导读:

我县召开“3+X”短效产业脱贫推进会

民建常州市委来旬考察对接扶贫协作工作

关口战区:扶志技能培训,富了“脑袋”鼓了“口袋”

 

我县召开“3+X”短效产业脱贫推进会

11月21日,我县召开“3+X”短效产业脱贫推进会,会议就今冬明春产业建设工作做了详细安排和部署。县委副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责任副指挥王武臣,副县长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任加兵,县政协副主席、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薛进利,副县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易红斌出席会议。

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各项短效产业建设工作。按照“2+3+x”产业发展思路,即长效抓拐枣、油用牡丹2大特色产业,短期抓烟草、畜牧、魔芋3大优势产业,中期因地制宜抓黄花菜、中药材、特色林果等“X”小众产业,今年的拐枣和油用牡丹长效产业已经落实到位,目前正全力加快推进“3+x”短效产业建设工作。

会议要求,要把当前工作重心转移到烤烟、生猪、魔芋等见效快的产业上来,明确了2019年要发展烟草8万亩,收购16万担,魔芋新发展1万亩,总面积达到7万亩以上,同时兼顾抓好特色林果、中药材、优质粮油菜;要突出重点,从产业结构、发展模式、规划布局、技术服务等方面做好短效产业发展;要因户施策,做细产业扶贫数据录入工作,做实“五查五补”,确保达到“双五”标准;要深化改革,解决“空壳问题”,按照要求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会议强调,要选准项目,少走弯路,切实做好长效产业全覆盖,短效产业能增收;要盯准对象,确保脱贫,继续做好逐户审核工作,提前为明年工作做好规划。要狠抓关键,加快推进,坚持一级抓一级,抓好改革推进,围绕产业抓好培训,抓好服务;要抢抓时间,做好数据信息的修改、审核、录入及档案资料的再完善。

县烟草局、农林科技局作了会议发言。各镇镇长、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县产业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黄妮)

 

民建常州市委来旬考察对接扶贫协作工作

11月20日,民建常州市委主委、溧阳市政协副主席唐华新带领考察组来旬阳县考察并进行扶贫对接。县政协主席田丽萍,副县长赵明陪同考察并协商对接了相关合作事项。

2017年以来,借助苏陕扶贫协作的良好机遇,旬阳县政协与天宁区政协以及常州市其他县区政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开展了友好往来。常州市各县区政协先后多次组织企业委员到旬阳考察调研,开展扶贫对接及捐赠活动,两地多家企业也已开展了务实合作。

在巴山雪饮食有限公司,考察组一行首先来到生产车间和体验馆,察看了饮用水生产流程,询问了解了产品营销情况,随后举行了“思源·创扶基金”成立仪式及扶贫捐赠活动。

本次捐赠活动中,民建常州市委专门为赵湾镇深度贫困村——金元村捐赠扶贫资金5万元,主要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产业。同时考察组成员企业——江苏大叶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与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签订了创业扶贫合作框架协议,江苏大叶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将通过开展“喝一瓶大叶山泉,捐两分扶贫款”爱心销售活动募集资金,建立大叶思源创业扶贫基金,主要用于旬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奖补。

在苏陕扶贫协作项目基地——康之宁礼品公司,考察组一行深入生产车间察看了毛绒玩具生产工艺,详细询问了全县毛绒玩具产业发展规模和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情况。

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考察组表示,民建常州市委将继续加强与旬阳政协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自身优势,广泛搭建平台,动员更多的民建会员企业家来旬投资合作以及开展爱心捐赠,为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奉献推动之力。(鲁新香罗全军)

 

关口战区:扶志技能培训,富了“脑袋”鼓了“口袋”

近年来,关口战区围绕脱贫退出总目标,聚焦扶贫扶志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各类产业技能培训,切实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发展产业能力。并向参训群众颁发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积极组织参加本地和省内外用工企业进行现场招聘,通过就近就地或者向县外、省外进行劳务输出,帮助贫困户就业。

瞄准培训对象“精准滴灌”

先从摸清底数入手,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培训意愿,针对贫困户的需求,分类分批组织贫困户参加各项技能培训。在具体运行中,整合资源,规范培训流程,创新培训模式。

经过多方调研后,采取联合资深技校办学形式,鼓励广大群众参加种植养殖业、手足修复师、烹饪、创业技能等免费实训班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需求的贫困户分类进行订单式劳务培训,让贫困户“零成本”学技术。

“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当地的群众组织起来,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产量,让农民不再靠天过日子,发展产业不再“心慌”,靠技能致富。”关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学森在组织多次贫困户培训班后发出感慨。

据了解,关口镇贫困人口集中培训工作于2018年5月开始,培训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贫困人口,重点以16岁至60岁具有劳动力人口为主,全镇有60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了培训,培训后转移就业创业和实现产业增收率达99.3%。

创新培训方式“多轮驱动”

关口战区采用集中与分散、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引导贫困户提升技术,实现增产增收,力求使贫困户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结束后,组织职业技能鉴定,对考试合格者发放国家劳动部门认可的技能证书并推荐就业,以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据了解,截至2018年11月10日,全镇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岗前培训598人次。

“专家面对面的教,对我们来说效果最好。通过黄花和白芨管理培训,现场专家的示范以及答疑解惑,不仅使自己掌握了种植技术要领,还了解了市场行情,避免了粗采粗制带来的低效益。”这是关口镇蒿塔村贫困户吉品社参训后的心声。

大庙村三组李尚娥是一名家庭妇女,有几个拿手的家常菜,听说镇上要在村委会开办烹饪培训班的消息后,就赶紧报了名。几天下来她的烹饪技术进步很快,经过近40天的“看、听、做”全方位学习,基本的餐饮接待已不成问题。他同邻居商量,借着关大旅游路的建设东风,准备在村里开一家风味独特的农家乐,圆自己的创业梦。

村民张成爱、雷明手足修复技能培训合格后,作为优秀学员,当场与郑远元西安分公司签订就业合同,现在成了公司的招牌技师,实现月薪近万元。

劳务扶贫公司满足服务需求

11月20 日,在关口镇劳务扶贫公司与用工企业对接洽谈会上,七个贫困村的劳务扶贫公司与各个用工企业共成功签订56份用工框架协议书。逐步实现全镇所有村(社区)“全覆盖”,为就业的劳动力提供便捷、准确、安全的就业信息和后期跟踪服务,推进就业服务全覆盖、均等化,更好地满足农村农民就业创业服务需求,关坪社区一组贫困户田明辉拿到砌砖、抹墙等技术的培训证书后,自信满满的说:“我是家里重要劳力,出门打工的话,屋里大小就没人照看,现在好了,农闲时。就能在镇上,县上建筑工地打工,说不定将来自己还能当个小工头呢!”

与此同时,关口战区健全“技能培训-精准输出-指导服务”机制,全面检验技能培训效果。坚持市场导向,主动加强与本地、外地用工单位对接,努力实现培训对象稳定就业、精准脱贫,目前,全镇已有191名贫困劳动力与用工企业完成了求职意向对接,(宋博琳)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