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三十七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14 11:29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8年第112期(总第三百三十七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11月13日

 

导读:

[创建劳务扶贫服务体系系列谈之四]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

我县召开全县产业扶贫暨冬春园管现场推进会

[陕西省脱贫攻坚致富带头先进个人]武治锋:不忘初心小康路上的“领头雁”

 

[创建劳务扶贫服务体系系列谈之四]

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

在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切实统筹职业培训资源,全面提高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让有劳者每人能够掌握一门实用技术,这是确保“有劳就有业、脱贫不返贫”的关键。

要加快统筹培训资源。紧扣扶技扶智扶志,按照“一个组织牵头、一个计划统筹、一批职能部门承办、多支队伍培训、一批基地实训”的思路,坚持“项目整合、资金捆绑、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的思路,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及资源,捆绑各项培训补贴资金,建立健全以就业技能、农业实用技术、岗位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制度。依托县职业培训基地,加快组建旬阳县劳务扶贫职业培训中心,充分发挥县劳务扶贫职业培训中心在技能培训中的聚集效应和综合功能,形成以县劳务扶贫职业培训中心为龙头,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行业和企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探索“县就业培训中心+村劳务服务公司+基地培训或龙头企业+定向输出”的技能精准脱贫新路子。

要精准抓好职业培训。精确培训对象。县劳务扶贫职业培训中心要加强与各镇、相关部门、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的对接沟通,全面摸清全县贫困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培训需求等底数,建立全面精准的贫困劳动力培训台账,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登记、统一安排,确保培训精准到户、到人、到项,实现培训“全覆盖”。精准培训计划。结合各行业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培训项目资金量和脱贫攻坚任务拟定的培训计划,县劳务扶贫职业培训中心要根据全县贫困劳动力基础底数、培训需求,结合市场、用工企业、村级劳务扶贫公司培训需求,统筹制定全县年度贫困劳动力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和培训项目标准。精准实施培训。建立以县劳务扶贫职业培训中心为主体,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职业培训网络。各职业培训定点机构要按照批准的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实施开班前,职业培训定点机构要编制培训实施方案、填制开班备案表、签订企校合作协议。精准订单培训。强化政校企、校企及校校合作,县劳务扶贫职业培训中心及各民办职业培训定点机构要主动对接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采取委托培训,签订《委托技能培训书》的方式,为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定向输出提供技能型劳动力。要加强与美豪集团、郑远元集团及县内外劳务公司等企业加强合作,采取定向培训、岗前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美豪服务”“手足修复师”“旬阳建工”等订单式培训,提高组织化输出程度。要加强校校合作,采取县职教中心与培训定点机构联合办学、专业联办等方式,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提升培训实效,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

要创新培训服务方式。县劳务扶贫职业培训中心要加强数字化、网络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平台建设,建立职业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对承担培训任务的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对培训贫困劳动力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实现职业培训资源和信息共享。要加强与镇劳务扶贫服务站、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互通互联,推动劳务扶贫技能培训向手机移动智能终端、自助终端等发展,通过手机APP、微信等手段,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便利度和可及性,将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延伸到每名贫困劳动力。

 

我县召开全县产业扶贫暨冬春园管现场推进会

11月13日,旬阳县产业扶贫暨冬春园管现场推进会在白柳镇召开。县委副书记王武臣主持会议并讲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海彬、副县长任加兵、县政协副主席王成书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要求,要总结成绩、研判短板,采取精准发展之策。目前全县已建成油用牡丹基地9.18万亩、拐枣突破30万亩,建成了一批高中低山特色产业带,龙头主体帮贫带贫效果显现,“2+3+X”模式已经形成。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及早谋划来年产业建设。11月20日前要完成拐枣建园,加强建园管理,引导农民合理套种;提前谋划,确保明年烤烟在8万亩以上,魔芋7万亩以上,中药材5万亩以上。实现长短结合,保证按期脱贫。要凝聚共识、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打赢产业脱贫攻坚战役。通过细化责任分工、抓好政策落实、加快项目整合、强化宣传考核等措施推动产业扶贫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会议强调,要选准项目,根据县情实际和资源优势,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凸显镇村产业特色,采用“2+3+X”模式,长中短产业结合,解决当前及长期增收问题。要将群众支持、拥护、参与作为产业好坏的标准。聚焦脱贫提升户和弱能户增收问题,通过产业技术培训、组建劳务公司等方式,发展脱贫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发展全覆盖,提升全县脱贫质量。要建立科学机制。要运用改革措施促进农村发展,将群众的利益与村集体捆绑起来,调动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抓好清产核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合作社建设等工作,带动镇村脱贫发展。

与会人员先后参观了白柳镇白桑园村的拐枣、白柳社区核桃规范化管理建园工作,由林业科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就栽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等进行现场讲解。

各镇镇长、分管领导、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县产业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县农林科技局21个联镇包抓督导组组长、责任副组长参会,白柳、蜀河、吕河三镇先后做交流发言。(何媛 华荣艳)

 

[陕西省脱贫攻坚致富带头先进个人]

武治锋:不忘初心小康路上的“领头雁”

武治锋,男,1966年9月出生,旬阳县构元镇王河村人,高中文化程度,构元镇种烟大户,陕西东盛广誉远医药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中药材管护工作人员,2016年当选为旬阳县十八届人大代表,2018年被县人大评为优秀人大代表。

烤烟起家,拔穷根,铺富路。为了改变贫困的处境,2006年,他和妻子薛玉焕在王河村三组租地50亩,当年初尝甜头。到2010年,连续5年兴烟,净赚30余万元,解决带动本村贫困户用工20余人。为扩大烤烟发展规模,做大做强烤烟产业,于2011年转战高寒山区羊山村“试种”烤烟200亩,通过精心耕作管理,获得成功。当年出售烟叶收入7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净赚40万元,解决当地贫困户用工30余人,促进增收20余万元。在武治锋的示范带动下,邹同新等6户贫困户,年户均发展烤烟20余亩,成为本村产业大户。

近几年来,王河村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建设中,复制着武治锋“传帮带”模式,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产业建设行列中,累计为贫困户解决用工140余人,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

多重“身份”,为民谋富路。2016年,构元镇引进了陕西东盛广誉远医药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羊山发展中药材,公司正在寻找熟悉情况会经营、善管理的经济人。在羊山种了多年烟草的武治锋脱颖而出,成为镇党委政府和当地群众推荐该公司的最佳人选。武治锋走马上任后,大刀阔斧干了起来,经过两年的发展,羊山村、开花村、金马塔村等村发展防风、当归、党参等中药材5000余亩,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产业,户均增收2000余元。成立构元镇羊山村东盛广誉远中药材种植股份经济合作社,吸纳股民305名,其中贫困户42名,为贫困户摘穷帽、谋富路。

起初,最棘手的是租地,当地人深觉风险高,对投资方不信任导致矛盾重重。为支持开发商落户羊山,武治锋多次逐户宣传种植中药材效益帮算经济账,耐心细致工作,终于解决了土地流转的问题。他向广誉远公司推荐贫困户在药材基地务工,解决了100余户贫困户长期务工。

2017年,公司在羊山村流转土地2504亩,村内98%的农户,与公司签订了流转土地并签订协议,实现乡亲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的愿望。

劳务、三变分红,钱袋鼓。2018年春节前夕,构元镇羊山村虽然天寒地冻,但是人心炙热。这一天东盛广誉远中药材种植股份经济合作社给股民分红的日子,股民们早早来到分红现场,迫切的想领到自己的一份红利。股民依靠土地、劳务、资金等入股方式,实现领“租金”、挣“薪金”、分“股金”三份收益。股民总共获得股份分红68万元,平均每股获得分红2229元。股民田世龙高兴的说;“我今年试着入了三股,获得分红金额6676元,没想到加入经济合作社获得分红这么高,今年能过个好年”。贫困户通过种植药材实现在土里“刨金”。

十余年来,武治锋不忘为民初心,用爱回馈乡亲,在致富路上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以“星星之火”带动乡亲摘穷帽、奔富路,成为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构元战区)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