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11期(总第三百三十六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2018年11月9日
导读:
[创建劳务扶贫服务体系系列谈之三]加快实现“有劳就有业”
我县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专项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陕西省脱贫攻坚致富先进个人]冯纪祥:自强不息的“小个子”
[创建劳务扶贫服务体系系列谈之三]
加快实现“有劳就有业”
设立镇级劳务扶贫服务站,是全县劳务扶贫服务“三级体系”建设的“中转站”,更是实现“有劳就有业”目标的重要环节。主要职责是建立贫困劳动力数据库,精准掌握镇内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就业意愿等情况,统筹抓好贫困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指导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加强劳务合作、岗位对接,提高贫困劳动力组织化输出程度;指导村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数据库及台帐,运用信息化手段动态联系贫困劳动力,实施精准服务。
摸清底子,把有劳者摸清弄实。由镇党委政府负责,以村为单位,通过劳务扶贫服务公司,把全村的人口状况、劳动力状况摸清弄实,总共有多少人?多少劳动力?劳动力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技能特长等具体情况是什么?等等,都要精准收集归总,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摸全夯实“家底”。
建好册子,把有劳者精准分类。要把收集归总的劳动力情况,进一步按照年龄性别、技能水平、身体素质、家庭状况、个人意愿、培训需求等情况,精准分类,建册立档。便于有重点地组织培训,有针对性地联系用工单位,有选择地签订用工协议,精准地派遣就业。
结成对子,把有劳者聚结整合。要把摸底建册的劳动力情况,按照每名劳动力自身专长,以及平时培训教育掌握的实用技术等情况,如分为建筑、烹饪、家政等种类,分门别类管理,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合作”,提升组织化程度,更精准有效地对接劳务市场用工需求。
我县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专项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11月9日,旬阳县召开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专项巡察工作动员会,会议以视频方式进行,县上设主会场,各镇设分会场。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精神和县委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要求,安排部署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专项巡察工作。县委副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责任副指挥王武臣,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代主任、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毛艳绒在主会场出席会议。
本次巡察旨在发现和解决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工作不严不实、责任落实不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提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质量,为我县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会议宣读了《旬阳县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专项巡察工作方案》,本次巡察覆盖全县21个镇和八个一批行业部门,本次巡察共设五个巡察组,从11月9日开始,12月25日结束。
本次巡察围绕六个方面内容进行。围绕“精准识别”,查户档信息对不对,致贫原因妥不妥,信息录入准不准;围绕“精准帮扶”,查政策落实到不到,查帮扶措施真不真;围绕“精准退出”,查脱贫标准够不够,查收入核查实不实,查退出程序严不严;围绕“驻村帮户”,查驻村时间够不够,查政策村情熟不熟,查工作方法细不细;围绕“整改落实”,重点巡察上级督导检查及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是否存在整改不到位、边改边犯等问题;围绕“互助资金”,重点巡察村互助资金协会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巡察结束后,巡察结果将在全县予以通报。
会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要突出重点,在提高巡察监督效果上取得新突破;要突出问题导向,边巡边改见实效,要深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督促立行立改问题,确保通过本次巡察,全面起底问题,全面整改落实,为全县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夯实基础。
县“八个一批”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县脱贫办主任、副主任及各组组长,县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专项巡察组全体成员在主会场参会。各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站办所负责同志,脱贫办全体干部,各村支部书记、贫困村第一书记在各镇分会场参加会议。(艾静)
[陕西省脱贫攻坚致富先进个人]
冯纪祥:自强不息的“小个子”
人常说:“烂船倒一湾”形容的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旬阳县金寨镇庙子垭村三组贫困户冯纪祥,今年51岁,是个身高不足1米5高的“小个子”,全家三口人,妻子陈顺琴今年48岁,三级精神残疾,儿子冯小普24岁,视力二级残疾,家庭生活的重担就落在冯纪祥肩上。但他不等不靠,努力脱贫的事迹在乡间远近传颂。
冯纪祥自小体弱,家庭条件落后,生活条件差,结婚以后妻子陈顺琴又患上抑郁症,之后病情加重,医生诊断为间歇性精神病,冯纪祥就四处寻医,但效果甚微。屋漏偏逢连阴雨,一个晴天霹雳,又将他打懵了,在陈顺琴患抑郁症没有办法治疗时,2017年6月又患乳腺癌,长期住院至今,花费了很多医疗费,感谢扶贫好政策,合作医疗报销了大部分,自己付了一小部分。日子还能慢慢支撑着过下去,可是儿子冯小普在出生时视力就不太好,要照顾一个患间歇性精神病人,还要抚养一个视力不太好的儿子。冯纪祥既当爹又当妈,既要照顾妻子,又要照顾孩子。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了,尽管儿子体弱多病,视力不好,但望子成龙是冯纪祥的发展愿望,他勒紧裤腰带,让儿子读完了高中,还送小普上西安海棠学院(大专),三年费用5万元。因视力问题一直没有好的就业门路,包帮干部联系,到安康鼓楼街23号“爱民盲人按摩”当学徒,现在已经就业,月收入达2000元左右。
他是个热心肠、乐于助人的人。庙子垭村三组,五十余户人家谁家有个什么困难,冯纪祥都会亲自到场帮助。在村上组织的道德模范评议活动中,冯纪祥被道德评议领导小组评为正面典型,并组织群众向他学习。对精准扶贫优惠政策不争抢,家里负担再重,与人说话总是乐呵呵的,包帮干部根据他家庭实际情况,落实了两人残补、精神慢病补贴、全家低保、健康一站式服务四重保障等政策,每次上门,冯纪祥总说:“感谢党的政策,没有党的政策我们也看不起病,过不到现在的好日子”。
自己的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2013年,冯纪祥一家被纳入贫困户系统,包帮干部每月上门随访,总是见到冯纪祥忙碌的身影,但问起他有何困难时,总听到的总是:“我有一双手,我自己能克服困难。”他就是这样,从来不向镇村伸手要特殊政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连年发展烤烟产业,操持着整个家。身患残疾的妻子要做乳腺癌手术治疗,冯纪祥白天在县医院照顾妻子,晚上从30公里外的县城赶回家烘烤烟叶。乡亲们说,冯纪祥要累垮了,但是他却始终坚持着,用瘦弱的肩膀为妻子、儿子撑起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湾。
不等不靠发展产业,争当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家里仅有冯纪祥一个劳动力,但他仍然坚持种烤烟,还是本组栽植烤烟的带头人。2005年靠发展烤烟增加收入,率先建起两层砖混结构楼房。2018年通过脱贫攻坚“三变”改革政策,冯纪祥加入庆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土地20亩发展烤烟,目前已经进入烘烤阶段,预计收入50000元。他还种植小麦3亩、玉米2亩、杂粮2亩,养殖生猪一头。自己寻到了脱贫的转增加收入道路,他还不忘带动其他贫困户参加合作社组织,通过土地流和到产业大户务工获得双份收入。
住上了新房,儿子有了收入,妻子病情慢慢好转,刚出炉的烤烟黄灿灿的,一连串的好事,让冯纪祥脸上写满了笑容。他跟笔者说:“有了党的好政策,好干部们的帮扶,我对脱贫充满信心。”(金寨战区)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三十五期)[ 11-09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三十七期)[ 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