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元战区以“药”治贫 以德育人

作者:王新娟 发布时间:2018-11-06 08:37 来源:构元镇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为了群众过上好日子,敢啃脱贫攻坚这根硬骨头,干群要众志成城,要拧成一股绳,盯紧美丽富裕新构元目标,不惧艰难困苦,携手向前,群众的幸福生活就会越来越近……”副县长、公安局长、构元战区指挥长李宏团在战区脱贫攻坚推进会上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道。

以“药”治贫,应运而生

“石头经济”低迷,发展遇到“瓶颈”,急需突破,路在何方?怎样破局?怎样走出困境?怎样转型?是构元镇这届班子首要解决的难题,已迫在眉睫。

按照“适宜种什么,市场要什么,什么效益好,就选择什么”的发展理念。依托当地山多地广,气候适宜,生态多样的地理特点和自然资源,从差异化和独特优势上去提升市场竞争力,决定从发展特色中药材做起,通过打造中药材“名片”,来实现以“药”治贫。

2018年,巧借东盛广誉远集团及秦盟生态农业关注家乡脱贫攻坚之际,确立高山药材、中山烟姜、低山林果的总体布局,发挥地域优势,整合资源,以发展特色产业,以精心打造“中药材特色小镇”为目标。

为激发农户发展产业积极性,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因户施策、以奖代补、示范引领、规模发展”的原则,该镇及时制定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助推中药材发展。今年,该镇发放专项扶持资金100余万元,对面上中药材种植户给予每亩500元奖补,金银花每亩给予300元奖补,对点上当年新发展中药材农户给予每亩1000元奖补;对金银花种植户采取实物奖补办法,免费向农户发放种苗,激活“造血”末梢,促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据统计,今年在羊山、开花、金马塔、王河、樊坡等村,新建中药材百亩示范点6个,带动贫困户450余户,种植黄芩、防风、党参、金银花、重楼、五味子等中药材5000余亩,实现了“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脱贫门路”的美好前景。

“流动课堂”,润物无声

“流动课堂”进村组到院落,所到之处,圈粉无数,深受广大农户和贫困户由衷地欢迎,以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地方式,将惠民和脱贫攻坚政策、生产技术、新民风、农民教育等送到群众家门口,手把手地教会大家,让群众家家拥有致富技能,户户找到致富门路,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

樊坡村二组贫困户樊永海一家三口,其中两个残疾,樊永海本人年过花甲,肢体三级残疾,妻子三级智残,他勤劳自强,不等不靠,带领妻子在家积极务农,勤学技术,发展金银花3亩,黄姜2亩,让孩子打工,誓将日子过好,早日脱贫摘帽是他的决心和愿望。时下这些正能量,正悄悄地改变着构元的“磁场”,好风尚已蔚然成风。

“讲习所,助脱贫,宣政策,培技能,教化人,真能行。”这是时下群众中流行的一句口头禅,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在村组开展以来,拉近了干群关系,贴近了邻里友情,丰富了乡村文化,形成了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也出现了这样可喜的变化,摘帽比赛开始了,呈现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的好风尚正铺天盖地而来,正所谓:一花引得万花开。

动真较硬,检验落实

为校验脱贫攻坚工作实效,对工作结果进行“明码验身”。采取创新“评查+研判”的工作方式,检验工作做的实不实,真不真,准不准。

对贫困户动态调整及户档资料开展评查,内容围绕村级动态调整的工作程序及档案资料,帮扶纪实簿和一户一档资料的准确度、真实度、整洁度等进行全面评查。镇上成立七个工作组,按照资料集中评比和到村核查的方式,将评查结果纳入镇对村、对单位绩效考核;对干部实行奖优罚劣。

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暨脱贫退出工作交叉检查、指导,围绕各村(社区)动态调整暨脱贫退出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主要检查评议会、公示、村级核查情况和对所有拟脱贫退出户逐户按照八个方面进行检查认定。通过查阅资料、邻里走访、入户核实的方式,对照动态调整情况及“两不愁、三保障”情况逐一核实、判定,并填写2018年旬阳县贫困户脱贫退出镇核查认定表,成立7个交叉检查工作组,1个业务指导组,确保工作有序扎实推进。

同时,年初制定印发了《构元镇工作部署专项督查办法》和《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重点任务清单》,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实“物质源”。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