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三十四期)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8 08:39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18年第109期(总第三百三十四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11月7日

 

导读:

[创建劳务扶贫服务体系系列谈之一]破题就业创业脱贫

我县政法“四招”护航脱贫攻坚出实效

[陕西省脱贫攻坚优秀村干部]熊善喜:擎旗开创致富路 甘当脱贫领头雁

 

[创建劳务扶贫服务体系系列谈之一]

破题就业创业脱贫

9月29日,在旬阳就业创业工作历程中,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旬阳县“盛清龙劳务扶贫服务公司”在全市率先成立。随后,全县169个贫困村劳务扶贫服务公司线上线下全部开通。

“就业创业脱贫一批”,是陕西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八大举措之一。如何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精准稳定就业问题?我县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提出了按照“村企一体、村企共建”的思路,由村“两委”牵头,创建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把村内闲散劳动力有效组织起来,通过摸底建册,分类管理;据需培训,协议用工;因人派遣,跟踪服务,确保“就业创业脱贫一批”落地见效,在破解当前农村就业创业脱贫难题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和探索。

创建劳务扶贫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就是,让农村广大劳动力尤其是贫困劳动力“有劳就有业”,一年四季有“事”干,每个劳动力有“事”能干得了、干得好。落脚点就是,激发每个劳动者内生动力和专长特长,创造价值,实现增收,达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光荣脱贫、不再返贫的目的。创新点就是,建立建设县级劳务扶贫服务中心和劳务扶贫职业培训中心、设立镇级劳务扶贫服务站、组建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的三级服务体系,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岗位推荐、就业援助、劳动维权等一站式服务。村“两委”通过劳务扶贫服务公司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三力”作用,让村内有劳动能力的群众“一个不能少”地“有业可就”。更加规范科学地开展有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发展形成富有旬阳特色的“劳务产业”。

 

我县政法“四招”护航脱贫攻坚出实效

我县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平安创建、扶贫扶志、公平正义、精准帮扶”四大难点,创新实施合围攻坚助力脱贫战略,为旬阳政法综治助力脱贫攻坚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一、强力实施“三大攻坚战”,平安为先“治穷乱”

“越穷越乱,越乱越穷”,脱贫攻坚必须破除这一魔咒。我县政法委坚持以“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命案防控、交通整治)为抓手,扫黑除恶为核心,优化脱贫攻坚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打五霸”。查处“五霸”案件9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4人,其中查办涉恶案件17件、刑拘69人、打掉团伙10个。连续2个月,全县破坏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环境案件断崖式下降65%。高度重视“护三农”,查处侵犯农民财产和人身安全案件87起、破坏农业生产案件21起、农村赌博案件42起、利用邪教及宗教名义蛊惑农民案件15起,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认真做好“涉农讼”,县法院建立涉贫诉讼绿色通道,成立“脱贫攻坚巡回法庭”,开展“乡村审判”307场次、庭审420场次,共审理涉贫诉讼181件,审理侵农害农、涉农经济、涉农民生等案件589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以“命案防控”为目标,做实“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抓住案件防控“源头关”,全面开展“十个没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开展综治“三进家庭”活动(普法宣传、安全防范、矛盾调解),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知法懂法、学法守法意识。堵住案件发生“隐患源”,加大婚姻家庭情感为主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扭住案件防控“关键点”,切实加大对历年来案件逃犯的抓捕力度,以打促防,以打促管,以打促控,有效控制命案发生;创新推行治安案件办理“三步法”(依法打击、矛盾化解、教育感化),达到“稳住心、管住人、防住事”。以“交通整治”为主线,狠抓农村公共安全管理。着重针对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火灾消防、公共安全、重点人口“五大高危领域”,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确保万无一失。落实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员“一人五管”管控责任,狠抓农村“三失人员”排查管理和关怀救济,坚决防止发生个人极端事件。

二、常态推进“三治融合”,自强固本“脱穷志”

我县委政法委坚持问题导向,逐户精准研判,共识别出“动力不足”6916户(缺技缺智1932户、信心缺失1356户、意志消沉779户、攀比争闹634户、自暴自弃2215户)。针对这部分思想没激情、发展没动力、脱贫最困难的群众,县委政法委充分运用“三治融合”,汇集起扶贫扶志的磅礴之力。坚持法治教育惩歪风。针对一些子女“忤逆不孝”,分家分户,把父母甩锅给政府的现象,通过加大赡养案件“现场审判”“庭院调解”和“法治教育”,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调解一案唤醒一院、教育一人震慑一家”的效果。今年以来,全县共审理、调解各类赡养案件126件,依法打击“缠闹访要”违法行为13起,其中判刑1人、行拘9人、罚款3人。坚持德治正风添动能。“风气不正,脱贫难赢”。旬阳大力推行“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全县涌现出见义勇为模范19名、致富标兵132名、“十大孝子”60名、市级以上“好人”61名(其中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催生出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的风清旬阳,让广大贫困户“精气神”强起来。坚持自治固本激活力。“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难在如何激发调动起来”。我县村村组建“道德评议委员会”,通过“群众说事、乡贤论理、榜上亮德”,构建“有事大家干、好坏大家判、落后大家帮”的自治格局,最大限度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通过“三治”扶志固本,全县“精神贫困”的“破窗效应”得到遏制,1730户得到教育转化、1440名群众主动退出贫困户,一大批“缠闹访要”的反面典型纷纷转化为自力更生的致富能手。

三、创新探索“三力联调”,公义强基“化穷争”

“关系不和,贫困难脱”。伴随各项扶贫政策的而来的,还有,井喷增长矛盾纠纷。面对这一难题,县委政法委探索实施了由镇村党组织牵总搭台,基层行政力量全程介入、司法力量全力协助、道德力量全程主导的“行政+司法+道德”三方力量集中调解新模式,用法治力量晓之以理、用道德力量动之以情、用行政力量导之以行,从而把小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大矛盾化解在激化之前,将老问题解决在诉讼之中,有力保障脱贫攻坚顺利推进。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641起,调解成功1612起,调解成功率达99.23%,协议涉及金额4320万元,共化解10年以上纠纷32起(其中“两审终审”等涉法涉诉案件9件),成功预防治安案件365起、诉讼案件562件次、越级访720人次、群体事件17起、民转刑(包括命案)案件23起。

四、积极推行“三零服务”,精准对标“扶穷人”

扶贫帮扶,贵在精准,重在服务。全县政法综治系统以“精准帮扶、贴心服务、群众满意”为宗旨,增强帮扶驱动力。为民服务“零距离”,贫困户优先办理。县公安局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创新推出“五微服务”(警务微信沟通、警情微信反馈、事项微信咨询、服务微信办理、费用微信支付),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提升便民服务效能(赢得2017年度全省公安系统创新奖)。今年以来,全县公安机关共为贫困群众提供咨询服务4300余次、办理事项1300余件次。法律服务“零费用”,贫困户优先享受。大力开展“法律扶贫”活动,共选派“三官一律”人员580余人派驻联村包户,一对一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今年以来,共开展法律扶贫援助431人次,为困难群众减免法律服务费32万元、诉讼费68万元,落实司法救助25万元;为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1320人次,帮助17名社区矫正对象自主创业、融入社会。涉贫事项“零积压”,贫困户优先解决。扎实开展“访调对接”,做到群众诉求第一时间接访、第一时间调处、第一时间解决,今年以来,共化解贫困群众诉求715件,实现信访案件零积压。全县政法综治系统建立了“千人包百村联千户帮万人”脱贫攻坚大行动,近1000名政法综治干部包联100余个村、5000余个贫困家庭、1万余贫困人口,实现结亲交友精准帮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00余万元、支助各类物资100余吨、供水修路上万延米、解决住房困难户430余户、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各类诉求数万件,有效提升了我县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县委政法委 )

 

[陕西省脱贫攻坚优秀村干部]

熊善喜:擎旗开创致富路甘当脱贫领头雁

熊善喜,男,汉族,1968年1月生,初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自2011年11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熊善喜坚持以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建强村级班子,激活党员队伍,制定了发展旅游、建设“田园综合体”的长远规划,聚合各方资源力量,在新民风建设、村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狠下功夫、真抓实干,促进村级特色产业建设初具规模,农村人居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指日可待。

强阵地,凝聚发展向心力。熊善喜认为,要实现村级全面发展,先要从支部自身建设抓起,有了阵地,就有了磁场般的核心引力,群众有了议事说事的场所,各项优惠政策和攻坚指令通过周密的计划安排从这里传达出去,转化成了克难攻坚破解贫困的利器。说了算,定了干,2016年,320㎡的华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2017年又跟进建设了400㎡的工作用房。在新活动室里,支部书记熊善喜组织党员们开展“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学习、“主题党日”和“说论亮”道德评议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村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员队伍先锋作用发挥明显,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带队伍,汇聚发展源动力。熊善喜组织村“两委”班子通过认真研判和总结,确立了“党建引领、支部组织、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村级党支部团结、组织、动员、引领作用,号召全体党员发挥自身能量,带头参与公益事业,带头做好示范,引领群众参与、支持村级工作,把全体党员和群众思想紧紧联系起来,始终围绕村级中心工作献智献力力。他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支部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项中心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推进快。华山村党支部被安康市委评为“2018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熊善喜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兴产业,集聚发展内生力。华山村支部大胆探索实践“党建+”模式,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民风,注重智志双扶培育内生动力,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稳步推进,铺设水泥道路15.8公里,启动实施以“改圈、改厕、建沼”为主的居家环境改善工程。充分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发动创业能人、产业大户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2个,建成500亩拐枣、300亩核桃基地,年种植烤烟340亩,辐射带动全镇种植无公害蔬菜700亩,发展大水面养殖累计投放鱼苗125万尾,配套建设了500立方米的冷冻冷藏仓储室。

建机制,提升组织公信力。熊善喜同志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处事公道,狠抓各项制度执行,努力提高党组织威望和公信力,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同。认真执行坐班制让小事不出村,让群众少跑路;严格落实《党员承诺制》要求,形成承诺促发展、践诺促脱贫的好氛围;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健全完善村民代表大会议事制度,充分保障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权利,形成群众拥护、齐力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邓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