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年度脱贫攻坚考核中连续获得优秀格次,成功的取得并非偶然。
弘扬和践行创优精神,承载着双优的荣誉,延续着不变的脱贫干劲,2018年,段家河战区瞅准2个重点村319户1206人脱贫目标任务,优化体系全力抓,运用载体创新抓,情感帮扶真心抓,灵活考核严肃抓,提升了脱贫质量,抓出了脱贫成效,融洽了干群关系。
在脱贫大考和全面脱贫面前,县委常委、副县长、段家河战区指挥长仵红兵靠前指挥,讲方法、做表率,动员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在压力和困难面前,逆水行舟,迎难而上,要持续抓好统筹、督导和考核,在脱贫质量上再提高、措施上再创新、帮扶上再用力。
没有质量的脱贫,是对群众的不负责任
9月28日,对文雅村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天。镇领导班子、站办所负责人以及重点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等50余人在这里现场观摩户脱贫民主代表评议大会。
文雅村2组贫困户杨凤娥是当年拟定脱贫户,在评议会上,介绍该户情况时,支部书记对照户脱贫5项标准,逐一进行说明,乍一听,该户似乎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在评议时,有人说她家长效产业有欠缺,经过认真研判,杨凤娥脱贫有点牵强,就这样,对41户当年脱贫户,每一户认真研判,坚持不遗漏每一项指标。
政策调整变化,全镇经过认真研判和综合把握,虽然脱贫人数从计划数减少了29人,但是质量上得到了保证,同时,该镇还提出“五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统一时限、统一程序、统一效果,有力的保证了每一户退出都在质量上过关,程序上合格。
脱贫的路子越宽,脱贫的底气才更足
说起今年的脱贫,段家河战区的每一名包帮干部显得很有底气,因为产业发展更加兴旺了,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了,家门口就业更加顺畅了。
经过近年来连续的培育种植,全镇累计建成“小樱桃园”2600亩、“大樱桃园”1300亩、“拐枣园”8100亩、“狮头柑园”1500亩、“香橼基地”3100亩、“牡丹园”4100亩,特色林果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了“脱贫树”“致富树”。
从7月中旬开始,北庵村的香橼就陆续开始采摘卖钱了,村民们从捡拾树下散落的枳实到枳壳,价格也从每公斤三十多元到每公斤二十多元,虽然价格在降,但是数量在涨,村民们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
“今年我们香橼的坐果率是非常好的,为了提高产量和销售,村上成立了合作社,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大家都积极响应,参与度很高,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脱贫产业,今年光是靠香橼收入就有12户脱了贫。”北庵村香橼种植大户曹臣国说。
在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上,唐庄村探索了“一扶四带”,即通过扶持合作社,带动“三变”改革,带动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全村90%的户、所有贫困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对社员种养的金银花、蚕茧、拐枣、食用菌等签订协议,实行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并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秋冬建园以来,全镇围绕产业发展总体布局,突出油用牡丹和拐枣两大产业,按照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分工包抓、各村组织实施、新型主体引领、全民携手共建的工作思路,落实拐枣面积4800余亩,栽植油牡丹2200余亩。在产业促脱贫的同时,该镇还在金水湾小区招商引进了毛绒玩具社区工厂,培训上岗100人,解决贫困户就业69人。
帮扶要真心实意,赢得群众认可也很重要
时下,脱贫年度大考在即,贫困户脱贫满意度是也是一项重要指标,在抓好贫困户满意提升上,全镇正在紧张有序开展“精准帮扶享受政策明白卡”填写,每个作战单元成立一支工作小分队,由2到3人组成,或入户,或在村活动室,和贫困户面对面进行政策讲解,说清政策享受情况,让贫困户认可。
聚全力脱贫冲锋,没有等待,只争朝夕。来自县法院、县委农工部、县移民局等帮扶单位、干部积极走进脱贫前沿阵地,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帮扶,践行吃一顿农家饭、干一次农家活、拉一回家常、解决一件事实的情感帮扶“四个一”活动,了民情解民忧,和群众真心实意交朋友,帮助他们坚定致富信心,制定发展规划,开展技术指导。
- 上一篇:神河战区375户贫困户是这样脱贫的[ 10-29 ]
- 下一篇:关口战区脱贫路上的汗水和笑脸[ 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