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战区:贫困不除、群众不富、誓不罢休!

作者:黎小花 发布时间:2018-10-17 08:41 来源:小河镇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贫困不除、群众不富、誓不罢休!”今年年初,县委常委、副县长、小河战区指挥长程海林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立下铮铮誓言。

“产业不明晰、就业不稳定、贫困户脱贫信心不足、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这是目前全镇脱贫攻坚最大的短板。”镇党委对脱贫攻坚工作做了深刻细致的研判。

小河镇2018年计划退出7个村,脱贫632户2108人。压力大,任务重,全镇上下抢抓当前有效工作时间,聚焦短板,提升质量,进一步开展回头望和查缺补漏工作,确保全面打赢年度攻坚战。

补齐 “两业短板” 创新产业就业载体

“十一”刚过,中心村贫困户周贵成在村级扶贫劳务公司的推介下,在本村公路道路硬化路上开振动梁。“一块钱一米,我一天能开120米左右,有120块钱的收入。”周贵成说道。

截至10月11日,小河镇30个村级扶贫劳务公司全部成立运营。劳务公司积极对内、对外衔接,把本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因人因岗推荐就业,目前已经成功推荐就业35人。

为了实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就业,镇上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实现稳定增收。大南沟村今年脱贫户赵复军,在镇村倾心帮扶下,创办了旬阳县小河镇林祥汽车用品厂,主要加工销售生产洗涤用品、汽车养护用品,目前生产的洗衣液已经销售到集镇超市。

该镇还充分利用区位、地理、人文资源优势,在老街安置点打造小河镇乡村振兴就业创业基地和旬阳鸡血石交易市场,实现搬迁户“家门口”就业,彻底解决贫困劳动力搬得进,稳就业,能致富。

补齐“志智短板” 增强脱贫致富决心

9月14日,老党员赖忠银早早来到教室,参加该村第四期脱贫致富夜校班。“自从脱贫致富夜校开班以来,每期我都按时参加,在夜校里能学到很多政策。”赖忠银边说边啧啧称赞。

为了进一步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决心和信心,炉子坡村创新开办脱贫致富夜校,主要以宣传政策、技术培训、新民风典型宣传、道德讲堂、有奖知识竞答为载体,全面开展扶贫扶志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结合爱心超市、道德评议、“学兴当”活动,始终坚持“一月一评议、一季一兑现、一年一表彰”“三个一”,全镇共开展道德评议92场次,评选出正面典型95个,后进典型13个。同时将爱心积分与道德评议、贫困户点评会、农民夜校相结合,通过奖励积分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环境保护、孝老爱亲、公益事业参与等行为进行物质精神“双激励”,在元旦、七一等喜庆节日,开展文艺活动7次,表彰先进典型33人。通过正面引领和反面帮教,切实增强了贫困户自主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我对包帮干部帮扶工作非常满意,我同意脱贫,把我扶贫政策给比我更穷的户。”两河关村2018年脱贫户刘阳春,近期在四川务工,发自肺腑对干部帮扶工作表示满意。

目前,全镇共632户贫困户2108人申请脱贫退出。

补齐“作风短板” 干部每周驻村四天

包村干部王某周四不在村工作,被全镇批评通报;村支部书记李某外出一天未请假,被镇纪委约谈……

脱贫攻坚,作风建设是关键。为了保证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年初镇上制定了脱贫攻坚纪律制度,要求全镇干部坚持一线工作法,镇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将90%的精力用于抓脱贫攻坚,每周至少吃住在村三天两夜;第一书记、联村干部每周四天三夜吃住在村。

为了保证干部在村上能安心工作,伙食不愁、住宿不愁,镇党委要求30个村全部开办村级伙食,聘请了炊事员,准备了床铺,用铁的纪律和人性化关怀保证有效工作时间。

同时还严格落实领导考绩、干部考勤、上班签到、出差报备、请假审批等制度,加强纪律约束。今年,全镇共开展专题廉政教育5次,集体谈话3次,开展明察暗访37次,督查重大事项3次,通报批评5次,诫勉谈话2人。

良好的纪律会创造出惊人的效益。截至目前,全镇7个贫困村退出、632户2108人脱贫均达到标准。共种植拐枣2.46万亩、规范化种植千亩示范点4个;栽植油用牡丹4219亩,新成立村级扶贫劳务公司30个并挂牌运营,旬小二级路施工外围保障顺利、上小四级公路改造工程全面进入硬化前期准备水稳沙铺设阶段,脱贫攻坚秋季大会战高潮全面形成。

【责任编辑:贺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