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88期(总第三百一十三期)
旬阳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2018年9月1日
导读:
我县召开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暨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
县农商银行:金融扶贫有效推动竹园河产业脱贫
双河战区:竹园村的贫困户们又领钱啦!
我县召开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暨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
8月31日,我县召开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暨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县委书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第一总指挥梁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埋头苦干,为高质量脱贫摘帽而努力奋斗。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德智、县政协主席田丽萍等全体在家县级领导出席会议。县长、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总指挥陈红星主持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上半年全市新时代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工作点评会和县委脱贫攻坚剖析会议精神,直面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原因,深挖根源,精准措施,扎实整改,以不甘落后的拼搏劲头奋力掀起百日会战新攻势,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省考核评估,确保顺利实现年度考核优秀目标。
梁涛指出,深刻总结教训,反思不足,增强主动性,责任心。要查找到考核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要认清工作中短板多、质量差的核心问题;要认识到考核丢分的深层原因。要求全县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放眼大势、着眼大局,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在加快追赶超越中迎头赶上,在人心思干中华丽转身。
梁涛强调,准确把握要求,夯实措施,确保真扶贫、真脱贫。要认真学好中共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把方法路径措施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要认真调整思路,对照中央标准,既不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确保高质量脱贫;要精心指导谋划,少走弯路实现“干好”;要全面掀起百日大会战高潮,认真对标查问题,加压推进促落实。各战区、各专项指挥部要集中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各类问题彻底整改到位;要全面补短板,把基础做实,精心准备,认真做好10月份脱贫退出评估工作预案。
梁涛要求,严格考核问责,尽锐出战,确保作风硬、脱贫赢。要营造严格考核问责的工作氛围,防止“劣币淘汰良币”;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让尽锐出战真正落实;要严格质量考核评估,综合运用组织和纪律措施,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高质量脱贫摘帽而努力奋斗。
陈红星在讲话中要求,各战区、各专项指挥部要深刻正视问题,认真查找不足。坚定夺优目标不动摇,对照“577”标准,做好查缺补漏、制定过硬措施、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好。要有解决问题的必胜决心,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真正用心用力,攻坚拔寨,要做到在精神上比拼劲,看斗志;在工作落实上比责任,看效果;在破解难题上比决心,看方法;在考核成绩上比分值,看效果。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各战区各部门务必围绕“庸、懒、散、慢、虚”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结合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和近期市级对旬阳专项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认真排查干部作风问题,以铁的纪律和过硬的作风,迅速扭转脱贫攻坚工作被动局面。
会议宣读了县纪委、监委关于在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失分扣分问题的批评通报。县卫计局、住建局、财政局作了检查表态发言。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百日会战和质量提升工作。
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领导;76个当年脱贫村党支部书记;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县级及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班子成员;县人大各工委(办)主任,县政协秘书长、办公室和各专委会主任;中省驻旬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参会。(熊明会 孙雯)
县农商银行:金融扶贫有效推动竹园河产业脱贫
近年来,旬阳农商银行仙河支行主动与竹园河村支部结对帮扶,率先启动“双基联动”金融扶贫模式,向65户贫困户发放贴息贷款300余万元,累计向竹园河村发放贷款3000 万元,为竹园河村产业建设、脱贫致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党建引领脱贫,用心制定帮扶计划
竹园河村是仙河贫困村之一,有5个村民组620户、23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3户、792人,2017年完成扶贫搬迁、原址重建、危房改造共计97户、249人。为了让搬迁村民“安下心扎下根、勤劳动早致富”,仙河支行与竹园河村党支部,开展了面对贫困户的大遍访活动,收集村民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和以发展养殖业、种植为主的总体产业发展规划,帮助组建“绿康林下养鸡合作社”,将“双基联动”框架落到实处。
引导思想脱贫,用情开展普惠宣传
针对贫困户普遍存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生产落后的实际情况,仙河支行从打开贫困户心智入手,多举措实施普惠政策大力宣传教育活动。
一年来,联合村支部开展“道德评议”“新民风”宣传教育共8次;七月份组织金融服务团队进村入户普及惠民政策、掌握每户基本信息;开展了“如何运用金融理财脱贫致富、维护个人良好征信记录”等金融知识集中宣传大会2次;积极宣“特惠贷、惠农易贷、电商扶贫”等脱贫政策措施,累计接受村民咨询500余人次。宣传活动效果明显,起到了“拔穷根、摘穷帽、奔小康”的良好引导作用。有些农户运用贴息贷款政策和所学技能知识办起了养牛场、养猪场,既解决了资金难题,又降低了发展成本。
探索“双基联动”金融扶贫,用力助推产业发展
按照镇党委“123”产业发展模式,村支部以“支部+X+贫困户”为抓手,确保每户有一个劳力务工,两亩林果银行和三头以上牲畜,实现脱贫致富有保障。一是签定劳务协议,稳定“劳务产业”。与陕西宏豪集团农林旅开发公司、旬阳天佑生态农业合作社签订劳务输出合作协议。约定50岁以下到宏豪集团务工,50-70岁在家妇女及身体尚好的在天佑农业产业园就地就近务工。目前,共签定贫困户协议55户68人。二是签定种养协议,发展“特色养殖业”。与天佑农业示范合作社、绿康林下养殖合作社签订共建协议,推行“送仔猪购肉”等订单式帮扶,带动全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目前已有45户贫困户免费领取仔猪86头,鸡苗1000只。今年全村养牛150头、黑猪460余头、广东清远麻鸡5000余只、山羊200余只。三是签定土地流转和就地用工协议,发展“特色产业”。仙河支行和村支部积极探索“三变”改革,以抓党建助推千亩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鼓足农民增收发展后劲。全村积极实施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连片牡丹园150亩,高产优质水稻220亩,拐枣580亩,草莓、水产养殖50亩,为贫困户长期致富打下坚实基础。(栗时静)
双河战区:竹园村的贫困户们又领钱啦!
拿着刚领到的5600多元现金,马兴田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笑容。是啊,用勤劳换来的这份报酬,格外让人感到踏实、欣慰!
马兴田是竹园村二组的在册贫困户,家中3人,妻子体弱多病,孩子还在上学,生活的重担全靠他一人支撑。以往虽年年外出打工,但由于年龄偏大,又无甚技艺,一年除去花费所剩无几,贫穷的枷锁让他日子过得十分紧巴。
“村上今年帮我在安置点建了房子,分配到每户的扶贫互助资金我也入股到合作社,今天就分红了200块。合作社成立后,我今年就没有出去,有空就安心在园区干活,每天管两顿饭还有100元工资,这不,几个月就挣了这么多。”相比过去一年都挣不到几个钱,马兴田在家门口的收入让他很是满意。
竹园村是双河镇的贫困村之一,地理偏远,基础薄弱,113户336人的脱贫任务量大而面广,而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支部引领,园区带动,产业支撑,群众受益”,在一年多的工作实践中,该村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脱贫路子。
2017年8月,村党支部搭桥引线,动员柯尊意、袁达明等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牵头成立了千缘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捆绑全村贫困户参与其中,已流转土地2000亩,投入资金400万元,栽植拐枣1000亩,牡丹200亩,烤烟150亩。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资金入股等方式获利受益,2018年元月份园区一次性兑付工人工资70多万元,最近这次又兑付上半年的务工费23.6万多。
“合作社解决了我们几个村的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了脱贫产业建设的集中化、规范化,也带动了扶志扶智和民风好转。明年我们村上要借助这个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好利益联结机制,着力发展以烤烟为主的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谈到下一步脱贫工作,村党支部书记柯昌根信心满满。(胡远明)
- 上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一十二期)[ 08-31 ]
- 下一篇:脱贫攻坚快报(第三百一十四期)[ 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