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棕溪镇棕溪社区持续推进新民风建设,大力开展思想帮扶,变“输血”为“造血”,实现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唱响了脱贫攻坚“奋斗曲”。
龚世宽:我申请主动退出贫困户
龚世宽夫妇,现年过六旬,朴实的农民。2016年8月至9月,夫妻二人先后同患食管癌,通过及时手术治疗,才逃出了鬼门关。不到两个月时间,接连袭来的病魔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将他们推向了生活的深渊。
“病是自己得的,我们两口子都做了手术,国家也给我们那么高的医疗补助。”“如果我今天怕干,明天怕干,永远都怕干,人也惯懒了。”龚世宽夫妇没有被病魔吓到,身体逐渐康复后,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在包帮干部的指导下,合理规划产业,栽植拐枣5亩,核桃5亩,养牛7条,养猪6头,种植玉米15亩,今年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我今年要主动退出贫困户,我的病该看的都看了,要靠自己劳动,当贫困户我嫌丑!”邻居曾劝说:“你们两口子都有病,应该去民政局申请低保”。龚世宽夫妇说:“伸手向国家要钱,我不好意思!靠自己双手挣的钱才硬气。”由于他们乐观向上,勤劳致富,2018年2月被社区评为“自我脱贫先进个人”。
樊兴强:是社区给了我发展信心
贫困户樊兴强,40出头,单身。2016年种植烤烟20亩,因经验不足,加上道路不通,导致大部分烟叶没有及时交售,当年损失2万元。之后,樊兴强对发展烤烟心存顾虑,失去了希望。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2018年社区抢抓机遇,统筹规划,新修水泥路1.8公里,打通了群众“致富路”。社区两委负责人多次上门给樊兴强做思想工作,帮助分析当前形势,引导发展产业,树立发展信心,帮忙流转土地,鼓励栽植烤烟18亩。社区投资7万元建成烤炉2座,建设生产用房1间,解决了后顾之忧,樊兴强积极性也提高了,重新树立了发展信心。
“多亏社区干部帮忙,修通了水泥路,建好了烤炉,我才能一心一意抓烤烟,预计收入3万元以上”樊兴强对于今年脱贫信心十足。
樊兴宏:不脱贫我脸红
贫困户樊兴宏,文盲,妻子哑巴,一家3口人,家住四组高山。就是这样的残疾家庭,面对居住条件落后,交通不便的实际,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立志拔穷根,谱写了一支自强不息的“奋斗曲”。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樊兴宏不等不靠,坚持长中短产业相结合,养牛4条,养猪2头,栽植拐枣3亩,核桃3亩。自己主动联系,在临近的长沙村租地种植烤烟20亩,今年烤烟收成好,仅此一项收入可达5万元。
他热心公益事业,自愿捐款5000元支持水泥路建设,捐资4000元打通到院落公路,自己解决了饮水困难。樊兴宏向社区干部说“现在住房解决了,收入有保障了,我主动退出贫困户”。年初,被社区评选为“扶智扶志”自我脱贫模范个人。
有人问:“宏娃子你是贫困户,有国家给钱给物,何必累着干啥?”樊兴宏回答:“我虽然条件差,但国家铺了水泥路,进行了电网改造,如果再不下狠心摘掉贫困帽子,我真的面红!”
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波介绍:“像龚世宽、樊兴宏、樊兴强这样的贫困户我们社区共有21户,他们都不争不要,不等不靠,坚持乐观向上,自强不息,靠双手勤劳致富,实现了思想脱贫,为棕溪社区树立了榜样!”
- 上一篇:“ 余倔头”脱贫记[ 08-22 ]
- 下一篇:旬阳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10万元[ 08-21 ]